十月份读书分享会心得
10月23日上午九点,在冯莹莹老师的组织下,工作室通过腾讯会议线上开展了十月份的读书分享会,两个小时的聆听让我们如沐春风,意犹未尽,受益匪浅。
冯莹莹老师先谈了自己对读书的看法。她讲到现在大家的理论和教学往往是两张皮,到一定的教龄后,想实现突破很难。每天忙于教学、忙于过关、忙于繁琐的杂事,很少能静下心来阅读。但教育大咖们却能坚持阅读,坚持写自己的反思和教学日常,日积月累,就能有积淀。我们都深知这个道理,但往往半途而废,不能做到坚持。听了冯老师的话,我觉得我们真的需要坚持改变,把一件小事重复去做,所以,我必须还要坚持在简书上写字,就先从流水账开始。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的第六条这样写到:要天天看书,终生以书籍为友,这是一天也不断流的潺潺小溪,它充实着思想江河。阅读不是为了明天上课,而是出自本性的需要,出自对知识的渴求。我们需要将所教的那门科学原理课的教科书成为我们看来最浅显的课本。我在微信公众号已经见到太多的优秀的老师自己个人所坚持更新的公众号,我也往往在思考他她们的时间是怎么来的呢?所以,只是自己懈怠没做到而已。
首先是十二中本校梁潇老师做的《终身成长》一书的分享。她在很多地方结合了自己的经历,谈了自己的感悟。我谈一下我听完后的一些收获:1、我们在面对自己的孩子时,常常开启的是成长型思维模式,对于自己的学生和伴侣,却保持的是固定型思维模式,觉得他们就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其实人都是在不断成长的,就算是成年人,依然也要成长,也要进步,成年人增长的是年龄,但为人处世和经历阅历,都是需要不断去成熟化的。因此,对于自己的伴侣,自己的父母,自己的朋友,我们也要有包容的心态,也要认识到他们在不同的阶段,阅历是不一样的,表现也会不一样,也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身边的人。2、夸赞孩子和学生时,不要说他们好聪明,而应该更多在肯定他们的努力,他们的付出上。欣赏天赋,但更推崇努力。当他们遇到挫折时,比如学生想学学不好时,要和他们一起面对一起分析,引导他们想出解决办法,让他们去尝试去做去改变。3、我们是活生生的人,我们的学生、孩子、身边的人,也是一样的,都会犯错误,所以要包容。我们也要学会接纳当下自己不好的状态,因为每个人都会有心情不好、状态不好的时候,接纳它之后,再慢慢地消化慢慢的调整。这才是终身成长应该具备的思维力。
胡艳娜老师给大家分享了《正面管教》一书的感悟。这本书之前在参加教师联盟读书营活动时读过一部分的电子版,但没有很好的坚持下去,当时读的时候,就颇有心得。1、首先是正面管教的含义:正面管教是一种既不严厉也不娇纵的方法,它以相互尊重和合作为基础,把和善和坚定融为一体,以此为基石,在孩子自我控制的基础上,培养孩子的各项技能。我们现在已经过了对学生大吼大叫、以威严约束学生的阶段了,我们要学会去做智慧型的教师。既不能太温柔也不能太严厉,就需要在尊重孩子的基础上,和善而坚定,和孩子共同分析问题,思考解决方案。2、如何赢得孩子的方法。这个我觉得中心思想就是尊重,还有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我在日常处理学生的问题时,也有在实践,就是不能和学生站在对立面。首先对学生说我理解你的心情(生气、难过等),表达对学生的同情,但不是宽恕,语气要真诚友善,不能大发雷霆。然后告诉学生你的感受,并且引导学生专注于解决问题,如何避免出现这样的事情或者如果下次还有类似的事情发生,应该如何更好的解决,适当的时候,给出自己的建议。3、设置“暂停区”这个想法特别好,在家庭教育中可以尝试,在学校教育中,这个理念也值得学习。不要和学生起冲突,教师更应该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进行积极的暂停,通过深呼吸让自己平静下来,“暂停区”可以不是一个固定的区域,在需要暂停的时间,任何一个合适的地方都可以作为双方冷静的暂停区。4、好观点:不要一直说“你不能做什么”,而从正面的角度引导“我们一起做什么”。我们是赢得孩子,不是赢了孩子。我们不是惩罚孩子,而是要解决问题。
最后,冯老师给我们推荐了《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这本书,我们的终极理想是要做剔除功利,做人之为人的教育。我们需要阅读,来开阔眼界,平静内心,打开格局,坚持阅读,我们才能做更幸福的老师!所以,阅读吧!给我们自己插上自由飞翔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