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里有句话,叫匹夫不可夺志。意思是,无论一个人是什么样的身份,他的志向都不该被动摇。
然而现实中,夺志是件很容易的事。很多家长都喜欢夺走孩子的兴趣,换成自己的兴趣;夺走孩子的理想,换成自己的理想。美其名曰,孩子不懂我才懂,我是为了孩子好。
他们长大后,面临父母们和现实环境的pk。父母赢了,父母的压力高于环境,他们继续服从父母。环境赢了,环境的打击胜于父母,他们又轻易的随着环境的起落开始焦虑。
对于成年人来说,不随波逐流,守住自己的初心,追随自己的初心,已经算是稀缺人群。
初心是什么?
成年人们不相信孩子会有初心,他们只知道自己有初心:尽可能的摆脱现在的困境,或者尽可能控制住现在的局面,只能变好,不能变坏。
可是,往往这些怀着初心的人们,不想为改变自己的困境付出太多,于是希望让孩子们来帮忙。
他们不是求你帮忙,他们是强迫你帮忙。
父母们的困境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夫妻不和,需要孩子们成为家庭关系的纽带。没有纽带,夫妻关系就会朝向无话可说,无情可谈的方向发展。
没有孩子的家庭不稳定,仍是我父母一辈人的想法。没有孩子,离婚时的感情成本和经济成本都会偏低,会捆不住两人之间上升比较快,脾气比较烈的那个人。
大部分人结婚时,都带有走进幸福人生的期盼。大部分的成年人用不经营或不善于经营婚姻的方法毁了这份期盼,然后生出退而求其次的期盼,用孩子,用所谓的经济成本留住配偶。
照正常的逻辑,我们应该自己去解婚姻的困局,重新把那份宛如陌生人的男女关系,经营成友善,互相理解,互相尊重,互相帮助的夫妻关系。
但人们往往觉得错在对方,自己无力也无心独自改变困局,只能放纵对方一步一步错下去。
他们一边吵架,一边想让自己的父母,亲友或者假想敌们误以为自己岁月静好现世安稳。这个假想敌也许是邻居,也许是比自己高一个级别的上司,也许是同学朋友,也许是一个泛泛的阶层。自己无力化解矛盾,那就让孩子成为打断矛盾,压抑矛盾,粉饰矛盾的工具吧。
至于孩子们在想什么,who care。孩子们会从父母的婚姻中得到什么,who care。
这样在冷战热战中长大的孩子,有多少个能生出经营幸福的志向呢?
另一种困境是觉得自己比某个假想敌过得差。他们的对物质和金钱的初心,往往由羡慕与攀比而得。眼见得自己输了,于是把接力棒交给孩子,希望孩子们能扬眉吐气,改善家庭的综合收入,微微提升家庭的层次,赢过他们的假想敌。
所以,孩子,你要按我设计的道路去走,你读什么小学,成绩在什么名次,你要有什么样的特长,你要学什么样的专业,你要找什么样的工作,我都早就有所盘算。
你是我的脸面,你成功就等于我成功,所以你不能输,不要出错。
孩子,你从小的那些心愿,都是野生野长不知道哪里来的,未经社会检验,未经岁月检验。爸妈在此将一个呕心沥血的秘密告诉你,此事于你无益,你就忘了吧。
如此,若你碰巧有以上这样两种父母,你跟我说你是有志青年,恕我不敢轻易相信。
如此,若你恰好是这两种父母中的一种,你说你将培养出一个有志青年,恕我不敢轻易相信。
我想相信的,是匹夫不可夺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