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早就知道数据分析是产品的一项必备技能,但是直到进入这家新公司才真正的开始接触这项技能。倒不是说之前在其他公司接触不到数据,相反所有的数据其实对于我们而言都是公开的,但是数据分析有时候不得不说,跟产品的时机,前期的准备,团队的重视程度都有很大的关系。
结合最近工作,感觉有两点是印象比较深刻的,一是数据能够快速反应出产品是否正常运转,比如一段时间内你发现每日新增用户在1000左右,如果有一天明显低于,很可能是某个环节出了问题,可能是短信验证码欠费,或者挂了;二是数据能很好的评估工作,新功能的增加是好是坏,这些都是需要数据来说明的。
首先前期的准备工作,数据的采集不是今天说明天就能用的,需要在很早就要把关注的指标放入自己的产品,所以需要一个比较完善的数据规范,数据存储,数据提取的过程,很多时候我们不知道那些数据有用,所以前期基本是把能埋得点的地方尽量埋到产品中,当然后期也会不断叠加,但不管怎样,一定要及早的制定出数据规范,上报字段统一,这样后期才有处理的价值。
其次,对数据指标的要求,当我们需要证明我们自己的一个观点或者推测时,没有什么比数据来的更有说服力,所以我们事先要把想做的事儿思考清楚,同时明确提取那些数据有可能验证我们的想法,以及是否能够提取,除此之外要考虑采用哪种统计方法,统计的周期是多久,另外对于数据指标尽量要细化,直接通过技术提取出来的平均值可能会掩藏到一些现象,比如极小值,极大值,这些数据一旦平均很难看出中间的过程,再者考虑数据是否可以通过计算得出,如果计算能够得出,则不要去提取。
数据方案制定后下一个环节就需要技术进行配合,但很多时候可能牵涉到其他部门,所以需要对于设计方案中比较容易产生歧义的指标进行名词解释,另外就是指标说明,是否要去重,是历史数据,还是当天新增数据,以及是在哪个端口进行。如果你能在方案中标明如何去提取数据,比如精确到标识,相信会非常受欢迎,之后就是同技术沟通,确定最终的方案。
但这些只是大概的情况,在数据采集后还需要更多的处理,比如数据是否有效,对于极大值,极小值的处理。。。这些留在下次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