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6-13

文以载道,以道统艺

宜宾市翠屏区天立学校 高2018级1班 郑乔木

  《乐记》道出:“以道制欲,则乐而不乱;以欲忘道,则惑而不乐。”礼教是一种人的社会身份地位,内在要求束缚的规范。“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阳货》指明乐的末节为外在之物,其实尚不如说是艺术的精神。

  中国的文与艺注重表意,更讲究体悟,通过礼艺教化表达人们的志向和情感,承载至明至深之道,这正是中华文化的特征所在。

面对文化的百年沉浮,怎觉迷茫?自20世纪初鲁迅先生的“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后,接踵而来的有抛洒一腔热血的志士仁人。也有面对西方思维而冥思文化未来出路的学者,思想家。

  曾经一个“不古不今,不古不洋”的社会下,文化的传承何去何从?而在社会变革发展的现在,又路在何方?

  既要有自我的认识,也要有世界的眼光。既要有不闭关自守的度量,也要有,不盲目模仿的决心。改革开放40年后的今天,国家倡导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自信传承何处找寻?“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再面对他族的文明时,张之洞提出这样的概念。当时是颇具争议的,引起一阵关于“体”与“用”的讨论。而用我贫乏的语言形容,便是折中双方观点,客观看待西学的冲击,对待中华文化以“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的态度也许最为合适。

  “天生刘伶,以酒得名,一饮一斗,五斗解酲”不用酒助兴悦情,而仅饮酒解渴。竹林七贤之一的刘伶,独得“酒仙”之名。可仔细考证,才知刘伶的狂放是为躲避朝政迫害而伪装,这何不是一种礼教的体现呢?诗人不是内心真正的放荡不羁,他不主张如何放任自己。为了一种社会使命,一种迫不得已的人生现状,他才规范——把个人规范成一种个性张扬的性格。这才有了刘伶鲜明的文学艺术特色。

  再看人们耳熟能详的《爱莲说》。“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濂溪独爱荷花,爱她的不蔓不枝,香远益清。花的品格是作者品质的载体与不同追求的体现。辞章华美,涟漪上的荷花在作者的笔下宛如活物。在这样一篇古文里,含义也更加深刻,高超文笔下是思维思想的碰撞,这不正好体现了“文以载道,以道统艺”吗?

任何出色的作品都是有值得我们去深思的东西的,更不必说中华文化精华——文与艺。

  放眼当下,古代至近代那些优秀的,进步的文学结晶,其中的艺术精神不乏有尚未过时的。传统文化深刻的传达出中国人的精神境界和生活情趣。通过文与艺,渡入整个文化世界,懂得做人做事的明理,与现在的核心价值观也不谋而合。它们是传统的囊括与未来的寄望。

  文化根本的人文精神,至浅至深的道理,定随传统的精髓一脉相承。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同学一届友情一生 2019-05-19 12:07 ——山前“五七”中学部分老同学聚会剪影 编 导: 严星球 摄 ...
    axlsjy阅读 841评论 0 1
  • 阅读,给我力量和智慧 题记:本文是我前年在我校教职工阅读分享大会上的发言。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各位同事: 大家好...
    百姓人生阅读 235评论 0 1
  • 自从高三之后,我已经很久这么晚不睡觉了。 虽然在的地方不同,但是外面的黑夜是一样的,屋里的沉寂也是一样的:安静的呼...
    巫七猫阅读 233评论 0 0
  • 街道上,总有很多人 流浪汉和光鲜的女郎 弹竖琴和摔跟斗的卖艺人 捡烟蒂的吸毒者 扮相怪诞的朋克分子 ...
    蒋菱阅读 311评论 0 1
  • 不知道你是否遇到过收拾衣柜的时候发现了一件还带着标牌的衣服或是找了很久都找不到的衣服;不知道你是否遇到过操持家务的...
    海的色阅读 215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