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RA之需求管理

需求全生命周期管理活动


需求全生命周期管理活动示意图

BA+产品经理侧的几个会议目标描述

业务需求梳理会:每两周业务方和产品经理共同梳理业务需求池中各需求的优先级,沟通需求的背景、业务场景、期望实现的功能等基础内容,初步沟通交付范围

产品方案评审会:业务需求梳理会后五个工作日,产品经理提供产品设计原型,确保计划实现的产品功能、界面、逻辑等与业务方预期一致,初步确定交付范围

线上产品演示会:双周冲刺结束后,产品经理向业务方演示线上产品,确保线上产品功能符合业务方的定义。


如下的需求管理描述主要是产品经理+产研侧的需求管理。

主要有如下两种方法

1、Backlog 

1.1、创建故事

故事创建的责任人通常是产品经理

所创建的故事应当满足的特征

1 从业务逻辑角度拆分 2有独立价值  3 与其它需求依赖少 4 工作量可评估并尽可能小  5 尽可能可独立测试。

即INVEST原则 independent negation valuable estimation small testable

所创建的故事应该包含的内容:功能概要、功能详细描述、优先级,相关的PRD链接,PRD描述位置,原型地址,UI设计地址,版本规划等。这些内容可以逐步完善,但是在需求澄清会之前必须补充完整。

1.2、史诗关联

之前我们讲到了,史诗用于组织工作和创建层次结构,可根据客户或最终用户的需求分为较小的用户故事。史诗可以跨越多个冲刺和版本。

我们可以创建几个史诗,与故事关联起来。


创建史诗


填写史诗字段


关联史诗


1.3、版本管理

详细内容参考JIRA之版本管理


需求版本管理


1.3、Sprint管理

Sprint也可以称作为迭代 ,冲刺。 是用2到4周的时间来完成一定量的工作。Sprint有助于将项目范围分解为更容易管理的故事和任务,并频繁地交付正常运行的软件。Sprint管理也是敏捷开发核心价值观的体现,响应变更,快速交付。

一个项目需求池可以分为三段,Backlog,预备sprint,活跃的sprint

1.3.1、项目需求池

项目需求池


1.3.2、创建sprint


创建sprint

1 点击创建sprint

2 给新创建的sprint命名

Sprint 命名规则:项目名+冲刺数(可选)+起止时间 

实际上启动sprint是可以填写开始和完成时间的,但是我们设定时间的目的,是为了整个团队对于目标时间的对齐。根据实践结果来看,还是直接把时间写在标题上,更容易引起团队对时间的关注。

3 从Backlog里把准备要做的需求拖动到刚创建好的sprint里。

1.3.2、启动sprint 

启动sprint 通常在产品澄清完需求之后,研发开启冲刺评审会之前。启动的目标是大家对冲刺的时间,范围,优先级等达成共识。


冲刺计划会上,我们往往还会确定2周冲刺中间的一些关键节点,比如 测试用例评审时间,接口文档提供时间,联调时间,接口提测时间,演示时间等等,这些节点可以填写在项目目标里。虽然这和项目目标的的定义有一些区别,实践来看这是时时刻刻提醒团队时间节点最好的方式。项目的目标永远都会显示在面板的最上方。

到此为止从JIRA-backlog里管理需求已经介绍完毕了。

2、用户故事地图(StoryMap)

用户故事地图是一门在需求拆分过程中保持全景图的需求管理方式。

用户故事地图实现的功能和Backlog是一致的,但是它的展示效果和编辑便捷性要比Backlog好,它是需要购买的一个插件,以如下图所示的方式来管理需求。

用户故事地图

这是一个很好的示例,以便于大家理解用户故事地图。

把N个大的需求拆解若干了小需求,这些小需求分5个批次发布。

用户故事地图示例1


用户故事地图示例2

2.1 创建故事



2.2 史诗关联

创建史诗


史诗关联


2.3 sprint管理

1创建冲刺

2 启动冲刺

3 关闭冲刺

方法与backlog管理雷同

2.4 版本管理

切换到版本管理界面

拖动需求到指定的版本里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