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嫌疑人X的献身》(后面简称:《嫌疑人》)应该是两年前的事了,可记忆之深犹像昨日,这个应该就叫什么“过目不忘”吧。但当然,过目不忘并不是我的本事,只因为小说本身就是非凡之作,想忘也忘不了。
当听到推门要举行日系推理的书评大赛时,《嫌疑人》还没容我多想就自动蹦出来了,就好像一早已经确定下来了一样。
回想当初,真是机缘巧合。我是在“日本文学”的书架上见到它的,当时并不知道这是一本推理小说,只是看着书名挺新鲜的就抽了出来看看,谁知一看到封面就不得了啦——
“日本有史以来唯一一部囊括三大小说排行榜年度总冠军的顶尖杰作!”
“这本小说了不起”第1名
“本格推理小说Top 10”第1名
“周刊文艺推理小说Top 10”第1名
“一举夺得最高文学大奖直木奖和本格推理小说大奖”
日本票选“年度最受欢迎小说”
连续三年日本作家纳税榜前3名。
上面所摘写的绝无夸张,那本书的封面真的是写满了这些荣誉,压得我直喘气。但是真正让我下决心买的不是那些奖项,因为气喘只能令我想到:
好作品用得着这样吹捧吗?
封面印满了荣誉和奖项的推理小说我可是才第一次见到,越要捧的作品我就越没安全感,所以我是有想过放弃不买的。不过我还是想再看看里面,其实书是用胶纸封好的,我当时就想偷偷撕开了。(这不是好习惯,别学。)不过,后来我没有撕到而且也买了。就因为在我把书翻来覆去,寻找“突破口”的时候,我看到了一句话,是印在背面(多过分,背面都不放过。)这句话就是这本书在获得直木奖时,直木奖评委组给出的评语——
他把骗局写到了极致。
因为这句话,我买了它。这是一场赌博,因为我买的是大陆的第一种版本,28元。这几乎是我一个月的零花钱了,而我本打算要买的是《三口棺材》。当时,其实我根本不认识东野,而另一本书是密室之王卡尔的第一杰作。知名度的悬殊昭然若揭,而我竟然因为一句话买了那本及没听说过作者也没听说过作品名字的书,胆子之大可谓是不知死活。
不过庆幸的是,我赌赢了。这本书是神作!(我封的。)捧着它简直就是相见恨晚,他是我这辈子第一本一口气读完的长篇小说。究竟这本书有什么魔力?我会一一告诉你们的。
文简笔陋意不尽,章描段述话无穷
整个故事的内容十分简单,就如封面的简介那样:
百年一遇的数学天才石神,每天唯一的乐趣,便是去固定的便当店买早餐,只为看一眼在便当店做事的邻居靖子。
靖子与女儿相依为命,失手杀了前来纠缠的前夫。
石神提出由他料理善后。
石神设了一个匪夷所思的局,令警方始终只能在外围敲敲打打,根本无法与案子沾边。
石神究竟使用了什么手法?
看到这段简介,买过第一版的推友们是不是很怀念啊?我也是,书评在开始写的时候我莫名地感动起来过几次。
内容就这么简单,可这却正正体现了东野的威力,大有若无,大满若空!看似简单的故事其实精雕细琢,毫不简单:
主题看似石神为了维护靖子而伪造了不在场证明,不过看到最后就会发现,真正的主题原来早已被安置在主线情节背面的另一条暗线上了。这条线的每一步都和主线情节相呼应,而整个案件最惊人的手法和不可思议的犯罪动机都在这条线上,暗线上的一切铺陈才是全书的精华所在。
书中写的全是繁华闹市中的日常生活,可看起来却又感觉它远离了都市尘嚣,到处散发着唯美的气息。令人感觉在看小说之余又像是在和哲学大师进行思想交流,心灵碰撞。
这本书虽然生长自注重可读性和娱乐性的推理文学土壤,但当中却也不乏纯文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确为一部雅俗共赏的经典。
行云流水入世文,张弛有度出尘意
东野的文笔一向流畅,加之时间与经历的琢磨,文峰越发老辣,到了《嫌疑人》简直已经登峰造极。而我当时虽然只是第一次阅读东野的作品,依然能感受得到他那份通过千锤百炼而练就的功力。
靖子母女杀死无赖的前夫富樫慎二的情节堪称全书前半部最精彩的部分。当然,这里面包含了个人情绪的发泄。但更主要是东野在里面的叙述功力的确非同凡响,整个过程的叙述对人物的个性与心理环境把握得极其到位:
从靖子母女受欺压到反抗,再到害怕被报复,到最后不得不将残暴的无赖前夫置诸死地。每一步的递进都合情合理,没有丝毫造作,也没有半句多余的闲话。把靖子母女脆弱、无奈、不甘受到欺压而又害怕的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
这种流畅的文笔在之后的凶案调查之中更是表露无遗——发现尸体、追查死者身份、调查嫌疑人不在场证明,还有不断地翻查口供,这些都是推理小说中一向最不吸引人的地方。但在东野的笔下却可以“腐朽化神奇”,如行云流水般,引人入胜。而一向缺乏耐性的笔者竟可以一口气在一日之内看完全书,应该也可算是一个佐证吧。
说到小说的节奏,东野的功力在这里面也表现得极具一代宗师的风范:
第一章开始先从石神的生活规律说起,引出花岗靖子母女,然后通过靖子前夫的出现逐步情节推进到一个矛盾尖锐得不可复加的地步,从而带出了全书第一个小高潮——靖子杀夫。这是全书的真正起点,后面所有的事都是从开始的,整段情节可谓关键之至。如果把从开始到这里当做一个整体来分析,这里面的安排是相当细腻的,但一路看下来却毫无人工堆砌之感,自然流畅至极。
第二章通过靖子杀夫引出邻居石神,章末再利用石神主动要帮助靖子母女掩饰犯罪正式启动全书核心的总开关,埋下了一个惊天大诡计。
第三、四章凶案被发现,警方把目标锁定为靖子和石神,而这时石神已经为靖子准备好了完美的不在场证明。
第五章在草薙刑警找怪人伽利略汤川学协助查案的过程中发现了石神是汤川的大学校友,汤川因为朋友涉案而自己开始调查。
经过三章的铺垫,到了第六章又再掀起了令人振奋的新一幕——汤川拜访石神并发现石神果然与凶案有关,两人言笑之间,正式开战。
接下来一直到十五章两人相互出招,石神继续完善诡计,汤川不断逼近核心,而警察们始终还是只能隔岸观火。
十六章开始进入真正的高潮,石神自首,他给出了一个完美的解答。
十七章汤川终于找到了真相,但却不愿意说来。谜上加谜,全书的悬念达到了巅峰。
十八章终于厚积薄发,石神的完美诡计被揭破,但汤川却还是因为没有证据而无法挽回石神。
十九章靖子知道了石神为了帮她脱罪所付出的一切后,自首,全书真正主题被撕开在众人眼前。
出人意料计中计,合乎常理情内情
第一次读完《嫌疑人》的结局之后,第一个反应就是震撼,深深的震撼,而且持续了很久。
之后,我觉得意犹未尽,又重看了一遍结论部分。
这时仍然觉得很震撼,但我却已经发觉了其实它的核心诡计是极为普通的。
这就激起了我深深的思考:为什么这么普通的诡计也可以制造出如此惊人的效果呢?后来,我领悟了,他的成功在于两种东西,两种推理作家应有的特质——想象力和文笔功力。
《嫌疑人》中想象力和文笔功力的结合,威力确实不止能使其成为一部“绝对经典”。而且这还是一种新的诡计设计模式,甚至还能揭开推理文学发展史上的新篇章。笔者的“心灵本格”就是源出于此,不过这是题外话。
为了替广大还没有读过《嫌疑人》的推友们保留一份期盼,也为了尊重东野先生的智慧结晶,关于这一段论及《嫌疑人》诡计的评述保证不会对原著泄底,请放心。
在故事里,数学天才石神为杀了人的靖子母女制造了一个有史以来最完美的不在场证明,这个诡计几近于无解。任谁在看完解答后都不可能无动于衷,虽不拍案,定亦惊呼!
所惊呼者,不在其布局之完美,只在其诡计之简易。
这个诡计,实在人人也可以想得到,却没有一个人能完成得比东野更加漂亮。《嫌疑人》此举,无愧“空前绝后”四字。
说完“计中计”,就来谈谈“情内情”。
前面说过,故事里一共布下了两条发展路线,两条线上的都给我们呈现了几段“人间真情”。其中笔者认为在整个故事结构最关键也最具代表性的有以下三组:
1、靖子对女儿的疼爱与怜惜之情。
因为女儿是靖子杀夫的帮凶,靖子一直都怕真相败露会拖累女儿,始终都计划着要是事情的真相被揭穿了就一力承担起所有的罪。因此,她面对旧相好的追求始终不肯接受。这段感情正是整个故事的基调,让全书从开始一直到结局之前都显得灰蒙蒙的。
2、石神对靖子的感激与爱慕之情。
这段感情是整个故事的开始,没有这也就引不出后面的惊天大诡计了。不过由于这段感情是设置暗线上的,有一部分涉及诡计的谜底,具体的分析就不必多说了。
3、汤川对石神的欣赏与崇敬之情。
若不是这份情谊,一向不喜欢插手帮助警察查案的汤川也不会出手。这里面汤川虽然有不愿相信老朋友有犯罪的意向,但同时却又希望可以与这位不世天才交一交手。在故事最后,一向冷漠的汤川也因为不能挽回石神而落下了对天才的惋惜之泪。
就是这样,感性与理性的冲突不断交错并激化,使得各人的形象也从普通的故事人物升华到纯粹的感情符号,而又超出于此。
总的来说,这三段情是使到整个故事可以返璞归真,精雕细琢而不着痕迹的关键。也是“高手笔下无闲文”的最佳例证。
开门见山无凭借,引人入胜有瑕疵
所谓:圣人也有犯错时,神作岂会没瑕疵呢?
《嫌疑人》从一开始就被我捧得神乎其神,这种评述对读者这恐怕会造成误导,现在就来说说它的缺陷。
其实看了这一段的“开门联”也应该想到了,神作的缺陷就出现在开头:
前面说过故事是从石神的生活规律说起的,这就是缺陷所在。虽然第一章的描写是为了引出凶案,并且为最后的破案预先布下了线索。但是,这些安排都得在看完后面的故事才能明白,至少也得看完第一章。
而对于阅读经验较浅的读者来说,就算是东野这么流畅而富有节奏感的文笔,也无法阻止他们把这一章里精细的安排看成是多余的废话。
《嫌疑人》没有在最开始的时候做到“开门见山,引人入胜”。
但这其实是所有经典的一个局限性。可以试想一下,如果《嫌疑人》不是这种开头,而是大众文学中一向流行的那种通过故弄玄虚来吊人胃口的“悬疑式”开头,这就不可能达到现在这种平凡中见不平凡的思想层次了,顶多也只能算是一部佳作而已。
就像《占星术杀人魔法》、《三口棺材》、《无人生还》乃至布朗神父和福尔摩斯这些经典中的经典,没有一部不是“慢热型”的,但也毫不阻碍它们成为推理小说史上不可或缺的地位。
所以说,阴阳共生,优劣并存,这本是天地间不变的定律。
那大家应该就无怪乎我会把十全九美的《嫌疑人》封为神作了吧。
(完)
2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