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刍平凡》

看完电视剧《平凡的世界》,内心深处最敏感的情绪被荧幕上一幕幕动人的镜头唤醒。我重新拾起小说《平凡的世界》,再度沉浸在那段无法遗忘、刻骨铭心的追忆中。    第一次接触《平凡的世界》是在高中时期。记得当时老师让同学们写读后感,大家都觉得这是老师出的难题,匆匆读完后并未产生特别的感触。书中所描绘的情节,仿佛只是老一辈人口中常提的往事,显得平淡无奇。那时的我们更相信自己的年轻,笃信充沛的精力和无限可能的未来,不甘于平凡,而我也从未真正尝试去理解这部作品的内涵。    前不久,观看了电视剧《平凡的世界》,让我重新想起了这本曾经读过的书。我始终觉得,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积累以及经历的丰富,对这本书的理解也会不断深入。无论是小说还是电视剧中的孙少平,都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平凡却又非凡的人生。

    孙少平——一个刚满二十二岁的青年。在农村,这个年纪已完全可以独当一面,而他仍像一个“不懂事”的孩子生活在大家庭中。作为一个已经意识到男性尊严的人,孙少平在心灵深处感到痛苦。他渴望独立,寻找属于自己的生活!这并不是说他奢望改变自己的地位和处境——不,哪怕比当农民更苦,只要能够像男子汉那样活一辈子,他就心满意足了。    在孙少平最艰苦的时期,读书成为他生活上的慰藉。书籍能将他从沉重的现实中抽离,使他的精神不至于被劳动压得麻木。他读书并不是为了成为诗人或作家,而是从这些文字中体会到:“连伟人的一生都充满了那么多艰辛,我作为一个平凡的人,吃点苦又算什么呢?”他甚至开始“热爱”自己的苦难,并自嘲地将这种认识称为“苦难的学说”。      我们比孙少平年纪更大,却不必像他那样将饥饿、寒冷、受辱视为生活的常态。《平凡的世界》照亮了我的人生,将坚韧不拔的信念熔铸进我的灵魂。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