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的文学启蒙
文学启蒙,这个问题好像之前也有老师提及过,但我一直没想明白自己的文学启蒙是什么?什么才算是文学启蒙?或者,到目前为止,自己到底有没有被文学启蒙?我现在也没有答案。
第一本书/读物,是一本又老又破又旧的寓言故事书,白底黑字没拼音,每个故事标题旁有一副简单的线条图。那时候我还小,三岁不到,不认字,只有妈妈得空的时候偶尔会给我讲几篇。可妈妈太忙了,直到我能自己读这本书都没给我讲几篇。
后来,在上学前妈妈买过一本图画书给我,是彩图的,当时可稀罕了,但现在也记不起讲的什么故事了,只记得插图中有南瓜,有老鼠。
再后来我的读物就基本只有课本了。小学时候每学期课本发下来包完书皮就爱不释手地读故事,长大些学上多了书背多了却慢慢对课本产生了排斥,更喜欢读书角的杂志期刊,可读的也不多。
所以,如果要说文学启蒙,应该就只能是语文课本了。
2、对我影响最大的作家和作品
基于以上的成长经历,我并没有系统地完整地读过什么像样的作品,认识各种名篇名家也只是因为被(节)选入了课本才有机会。自己个人也没有什么大报复大志向,会把喜欢阅读挂在嘴上但从未认真落实过。读过的作品并不多,读的也不是什么名篇名作,更多的是一些畅销书或者鸡汤文什么的,比较碎片,对各作家、作品也不大了解,甚至对各种文学体裁都没有清晰的概念,也没有用心感受过,更谈不上对自己有什么深刻的影响。
所以,总结就是:读书少,读得乱,不走心,没影响(也可能是自己都不知道被影响了个啥)。
3、自认为自己的风格是怎样的,希望写出什么样的作品?
自己的风格?我感觉自己现在连文学体裁都没有清晰的认识,文学风格更是没有什么了解,实在谈不上有什么风格。我觉得还是得多多阅读从中感受才会更真切,文学的玄妙之处不就在于字里行间中的一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么。
现在我就是一些碎碎念和日常记录,没有什么方向,也还没有想好下一步。如果说希望写出什么样的作品,那我希望我的作品里就是一些发生在大家身边的小事,从一件件小事身上让大家感受到世界的美好和自己的伟大。或许是因为自己一直比较自卑吧,就很想告诉大家我们自己都很好很棒很优秀,每一天都美好且值得被记录被珍惜,每一个日子虽然细碎但依旧闪闪发光。
听老师分享了微小说之后,我觉得好像很适合自己,以后可以尝试着把自己的所见所感以更加深刻的微小说的形式分享出来。感恩与老师的相遇,感恩老师的分享,也感恩愿意尝试的自己。
4、在写一篇小说时,最看重的是什么?
目前我算是还没有正式写过小说,但按自己现在的理解来说应该侧重于故事性和人物的刻画。
故事性,我会比较纠结怎样才算有故事性?怎样才算讲完了一个故事?什么样的故事才会发人深省又令人喜欢?希望以后我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
相较于故事性,人物的刻画让我觉得更难。我在日常生活中就是一个比较迟钝的人,不善于识人辨人,甚至无法对别人进行性格评价。如果让我评价一个人,我的评价通常就两种,“我觉得还好呀”“我不太喜欢这个人”。如果要问我为什么,我也只能举例说明,具体是哪里让我觉得好,哪里让我觉得不好,对方请自行感受评价吧,我自己也说不来。对于不喜欢的人我只会觉得不舒服不开心,真要让我找个形容词,我总感觉自己语文水平不达标。
所以,基于此,如果要让我事先设定人物性格加以刻画并深入,对我来说好像很难啊。或许这也是我通常就是平铺直叙记录事件成不了好文的原因之一吧。
虽然我一天天潜水且上课不积极,日常更文也是流水账。但想着加入写作营好赖揪着个凤尾向大家多多学习,自己也能得到进步。每次老师的分享和同学的作业都能让我感受颇多,可自己动手成文的情况不佳,以后还是得多多阅读,多多动手才行,与大家一起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