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朱雪琴 幸福双翼资深导师
01
你所熟悉的“延迟满足”
去年,88岁的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沃尔特.米歇尔教授去世。
米歇尔?不认识!棉花糖实验,听说过吧?
没有?那“延迟满足”的理论,一定不陌生吧?
米歇尔教授,正是著名的棉花糖实验的作者,并由此提出了“延迟满足”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
很多人对“延迟满足”的说法很熟悉,但对“延迟满足”的实验背景和理论内涵却鲜少了解。
简单回顾一下实验过程。
1960年代,米歇尔教授在斯坦福大学心理学系开设的一个幼儿园里,给600多名4-6岁的孩子进行了“棉花糖”实验。
他邀请孩子们到实验室,桌上摆着棉花糖、饼干等零食。
然后告诉孩子们:“现在吃,只能得到一块;等一会儿吃,可以得到更多哦!”
有些孩子为了获得更多零食,愿意等待;有些孩子则迫不及待地拿起就吃。
20年后,米歇尔教授对参加测试的部分孩子进行跟踪研究,发现孩子延迟的时间跟学业表现有很大的相关性。
后面,他又对这批孩子进行了几次跟踪研究,发现延迟满足时间久的孩子,不仅高考SAT分数更高,而且大脑的额叶皮层(大脑中负责思维创意的区域)更活跃。
米歇尔的研究,不仅在心理学界,在整个社会都引起了广泛关注。
直到现在,很多人都会把他的实验结果理解为:童年时期要经常让对孩子延迟满足,孩子未来自控力才会更好。
很多人对于新的育儿理念不屑一顾,却是培养孩子“自控力”的积极分子。
我家娃两个月大的时候,我跟老公带他回奶奶家。
看到我经常抱着孩子出来玩,好几个老人都提醒我:“别老抱着孩子,不然孩子习惯抱着就不肯自己独立睡觉了。”
看到孩子一哭我立马安抚,老人又发话:“不要一哭就抱啊,要让他从小学会等待,不然以后很难搞!”
看到我从来不给娃把屎把尿,老人又来指导:“要从小养成把屎把尿的习惯,不然孩子大小便不会自控啊!”
听“过来人”各种叨叨,老公有点犹豫,好几次跟我说:
“孩子哭了你别老是马上就理他!”
“要不你给他把一下?”
“要不没事就让他自己躺着?”
我瞪他一眼:“谁带谁说了算!”他不吭气了。
02
大众对“延迟满足”的第一个误区
大众对米歇尔实验的简单理解,也引起他本人的注意。
他在著作《棉花糖实验》中,特别指出:年龄因素也会影响到孩子延迟满足的能力,年龄越大的孩子,通常更容易具备这个能力。
大众对“延迟满足”的第一个误区,就是在孩子婴儿时期,错把残忍的拒绝和冷漠,当做训练孩子自控力的“利器”。
现代心理学已经达成共识:“婴儿越小,对妈妈的依恋越深,妈妈几乎就是他的全世界。”
精神分析学派认为,婴儿6个月之前,心理上处于“全能自恋”状态,认为整个世界都是围绕自己转的,一饿就有奶,一哭就有抱。
妈妈信奉“一哭就抱会惯坏孩子”,认为延迟回应才能培养孩子的独立和自控能力,对幼小的婴儿来说却是灾难,妈妈延迟满足几分钟,婴儿的整个世界却已坍塌。
继米歇尔之后,很多心理学家也对“延迟满足”做了研究和分析。
结果发现:家庭环境和教育方式,对孩子自制能力有很大影响。
童年安全感充足、家庭环境安稳、父母比较民主自由的孩子,更容易具有自制力。
相反,经常被大人愚弄、忽略,需求经常得不到满足的孩子,往往很难控制欲望,他们更愿意享受当下和眼前看到的好处。
延迟会让他们焦虑:“等一下会不会连1颗糖都吃不到了?”
有娃之前,我很清楚自己带娃的原则:及时回应孩子的需求。
我相信,孩子得到的爱和关注足够了,他未来才能建立起良性的自控力。事实也证明,的确如此——
娃从九个多月大开始,因为得到妈妈足够的及时关注和回应,基本可以自己睡整觉,就算偶尔哭闹,我也平静回应和安抚。
大部分时间都平静而喜悦,好奇心和探索能力杠杠滴,并没有被妈妈的及时回应“宠坏”;
从六个月开始,妈妈正常上班,偶尔分开时,会哭一下,但很快就恢复探索和玩耍的自得状态,而不会一直“黏人”和哭闹。
虽然调皮爱闹,但更多的时候是贴心暖人,富有同情心。
心理学家李雪说过:“孩子哭,很简单,依母亲的本能,去抚慰他。任何违背人类本能的育儿法,都会带来人性的逆转。”
我深以为然。
03
大众对“延迟满足”的第二个误区
大众对“延迟满足”的第二个误解是,忽略了延迟满足的主体和情境。
在米歇尔的棉花糖实验中,孩子们是主体,选择现在吃还是延迟吃,由孩子自己决定。
而且,无论做出什么选择,都不会有成人的批评、压力或者责骂,孩子处于一个无评判的情境中。
如今,很多人信奉的“延迟满足”,主体不再是孩子。
“我想吃糖!”
“不行,完成作业才有得吃!”
“我想去玩!”
“就你这不听话的样子,还想去玩?”
“我想买玩具!”
“家里那么多玩具,也没见你玩多久,浪费!不买!”
这些情境的主体换成了家长,这并不是“延迟满足”,只是家长试图通过威胁“控制”孩子,孩子没有选择权,更没有决定权。
就算孩子通过哭闹、耍赖得到了想要的东西,往往也是伴随着父母的说教、批评,米歇尔实验中无评判的情境,不复存在。
很多人说:“糖不能一直吃啊!也不可能让娃疯玩啊!玩具也不能想要就要啊!”
是的,家长不是超人,不可能满足孩子的任何一个需求,有时候我们的确无法满足孩子,怎么办呢?
首先,肯定孩子的需求:“你想吃糖/去玩/买玩具,这个需求很好。”(肯定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需求是被看见的)
很多成人,自己童年时期需求经常被否定,有了孩子后,也本能地否定孩子的需求。
其次,坦诚自己:“妈妈现在不能/不愿意给你买,是妈妈的选择和决定,不是你的错。”
或许孩子还会哭闹,但他内心那个充满价值感的自我,得到了保护,安全感也不会遭到太大破坏。
这样的孩子,未来更容易发展出良性的自控力,也不会产生心理上的“匮乏感”。
“我无法满足你,但我尊重你表达需求的权利”,这也是为何有些贫穷家庭的孩子,却安全感充足、阳光自信、眼光长远、自律性很高的原因。
知乎上,有一个网友分享了身边一个家庭贫困,却各方面都发展很好的朋友。
虽然经济捉襟见肘,但朋友的妈妈非常有仪式感,哪怕逢年过节桌上的饭菜非常简单,妈妈也会准备一些野花做装饰,心情愉悦地招呼大家吃饭。
有时难得吃一些稀罕的东西,妈妈会非常开心地分享给几个孩子,并说:“好好享受这份美味吧!”
而不是唠叨他们:“没多少,省着点吃!”
被爱、被看见的孩子,享受过被温柔对待的美好,面对外界的诱惑或压力时,也会选择遵从自己的内心。
那些缺爱、缺乏高品质关注的孩子,才会得到一点好处,就恨不能赴汤蹈火。
04
“延迟满足”的三个原则
那延迟满足,要不要做呢?
要啊!毕竟有良好自控力的孩子,在面临学业压力、困难挑战时,具备更出色的自制力,未来获得更好发展的概率更高。
只是做的时候,一定记得三个原则。
第一,不要对幼小的婴儿进行“延迟满足”的实验,否则孩子的安全感无法建立起来,身心健康都会受到影响。
心理学家李雪曾写过一篇文章批判“哭声免疫法”,收到很多读者的回应,都是过早对孩子进行“延迟满足”训练,血淋淋的教训。
以下是2个案例摘录——
►我的同行,一个从重度创伤童年走出,但不断自省并且带出健康快乐孩子的心理医生。
她的姐姐则走向另一端,使用哭声免疫法带孩子,坚信婴儿是在用哭泣威胁自己,定点喂饱奶后,既任凭婴儿在哭泣中入睡,妹妹极力劝阻无效。
姐姐的孩子到了上小学的年级,被确诊儿童精神分裂,入住精神病院。
►我哥在加拿大,邻居是俩高知,信哭声免疫法带孩子,出生后单独睡房间,苦得死去活来也不去管。
孩子6岁还不说话,现在孩子10岁,从很小就被诊断为自闭症。
爱是孩子成长的根源,没有爱的“延迟满足”,带给孩子是无底的深渊。
第二,无论是否满足孩子,都认可孩子的需求。
孩子牙齿已经烂了,还想缠着你吃糖,抱着孩子肯定她:
“你想吃糖,因为糖果甜甜的真是太美味了。”
“妈妈没法给你糖果吃,你看起来很伤心。”
不要担心认可孩子的需求,孩子就会无法无天。
需求被看见,被认可,哪怕得不到满足,孩子也会感受到爱和理解。
第三,放下评判。
或许孩子还是会偷偷吃糖,吃完糖牙齿更疼了,这时候,很多大人通常会幸灾乐祸:“早都说过不要吃糖,你不听,现在牙齿疼了,活该!”
不带评判的意识是,既然结果已经发生,那就让孩子自然体验事情的结果,然后陪孩子一起想办法解决问题。
该爱的时候充分去爱,该支持的时候尽力支持,无法满足的时候不带评判地坦诚,这才是培养孩子自控力的关键。
米歇尔教授“延迟满足”的研究,给心理学和教育学带来很大的启发,希望更多父母正确理解这个理论,而不是用误读和曲解阻碍孩子的成长而不自知。
图片 / Pexels
※如无意间侵权,联系即删
看完今天的文章
你最大的启发和收获是什么?
赶紧在留言处
跟幸福君说说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