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党在新时代新征程的使命任务,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要有新担当新作为。当前社会和时代背景下,迫切需要干部担当作为、奋发有为。但是一些因素成为了干部担当作为的拦路虎、档门石。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要破解干部担当作为的难题,首先要了解和分析原因。
一是少数干部政绩观有偏差。有的干部对缺乏持续深入的政治理论学习和理想信念教育认识不到位,造成部分干部宗旨意识削弱、理想信念失稳、思想懈怠、光说不练,“干多干少一个样”动力不足不想为、“干得多错得多”担当不足不敢为、“干了不如不干”能力不足不会为,工作缺乏长远考量。建议在干部培训课程设置上加大对干部政绩观培训的课程比重,邀请各种先进典型人物作为授课教师,通过现场讲述“履职尽责、担当作为”的做法和成效,增强引导力和感染力,使干部能够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
二是不愿进取、不愿担当的心态在滋生。特别是职务与职级并行规定实施以来,部分干部有了“到点就升,反正都会晋”的想法,而领导干部不仅责任大、压力大,还面临被批评、受处分的风险,且收入上没有多少差别。建议加强担当作为能力的培训,促进干部认真履职尽责。一方面要让干部深刻认识到组织的关心肯定,激发干部主动担当的政治自觉。另一方免,要加强“下”的警示教育,用身边人身边事警醒干部,让干部时刻牢记“下”是常态,使干部形成主动担当的行动自觉。
三是激励方式比较单一。激励干部的方式主要有选拔任用、晋升职级、评优表彰等,但通过谈心谈话、座谈交流等方式了解干部心理、家庭困难、身体健康等情况较少,在人文关怀激励上还存在一定差距,激励干部的方式方法还需进一步丰富。要改进激励方式,让干多干少不一样、干与不干不一样,激发大家“想干愿干”的主动性和自觉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