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了,转眼间2017年已经过半。虽然承诺自己应该完成的任务依旧还在酝酿中,然而近半年来,深感自己还是有一些改变的。至少,学会了一件重要的事情——反思。
其实一直以来是个善于总结自己的人。只是往往总结了半天都没有到达重点,结果就是全对自己做了内部归因,比如性格智力情商的缺陷等等,却不做任何建设性的改变。而今却能够看到自己在工作上尽管还有着种种不足,但思维模式不能不说是有了一定的改变。
这一点表现在哪里呢?想想上学期,也就年初的时候是如何进行期末考试考务工作的,那就是动脑的结果。每逢各种考试,我们都要在发卷给监考老师的同时准备草稿纸、准备班级名条……因此发卷的过程往往是思维最混乱的时候。我们必须在短时间内确定每个考场的人数以便发对相应数量的草稿纸,还有要快速对应各个考场的班级准备好相应的考试名条,结果大多是手忙脚乱、应接不暇,甚至容易因此而出错,酿成不必要的教学事故。可那一次,记得负责印制试卷的自己只是做了个略小的改变——在印制试卷之前将相应数量的草稿纸和班级名条放入相应的试卷袋,提前准备好这些琐碎之事,而到真正的考试发卷之时,我们则只负责沉着淡定地发卷、核对监考老师,避免了不必要的慌乱与麻烦。
由此可见,许多事情只要略微改变一下方法方式,就往往能够瞬间提高效率,事半功倍。在本学期的工作中则更深刻地感受到这一点。教务处的工作总是繁琐而多线程的,许多时候领导的要求又非常之高,时常要求你在短时间内对某个班级、某位学生的特殊情况做出迅速的回忆和反应,对于相关数据的提供也同样是要求高速而精准的,也时常因为不能够及时反应过来,而造成工作中的各种麻烦~~也正是在栽过几次跟头之后才渐渐归纳出更有效的方法,比如在获悉某些信息之后一定要及时记录备份,并且不仅仅是在教学系统中更新数据,还有电脑库里,甚至笔记本上随手一记。只有平时不怕麻烦,减少惰性,才能在关键时刻只要翻翻本子,电脑中搜索一下便可快速统计出相关的工作信息,做到真正的高效和严谨。
当然这只是比较微小的改变,也没有什么技术含量可言。但只要拥有了此类的思维模式,就容易减少慌乱与抱怨,变得更加从容、淡定、甚至智慧。想想曾经的自己可并不这样。每每压力山大的时候只知道一味地焦虑,而当出错被人指责的时候也倍感委屈,心想为何别人看不到自己的努力和卖命而只是看到结果。可如今才发觉该被指责的的确是自己,不是因为自己不认真不努力,而是在努力的过程中根本没带脑子,只会一条路走到黑,用无效的埋头苦干来掩盖心智上的懒惰,进行自我欺骗,长期如此又怎会值得他人理解。难怪有些人闷头做事做了一辈子,充其量也只是个任劳任怨的好员工,仅此而已。
而明白了这一点,也就领会了更深层次的“创新”是什么。记得罗辑思维里曾经说到过,我们都神化了创新本身,认为似乎是多么了不起的人才真正能实行“创新”。可真正的创新体现在哪里呢?体现在细枝末节里,例如工作流程里改变下顺序就创造了神奇的效果,例如产品中只是去除了一个BUG便运行顺畅,避免了某些隐患……如何做到此类创新?很简单,无非是踏踏实实地了解一件事的流程本身,在深入了解的基础上,认真地思考,寻求更有效的方式优化流程,才能“创造”出与众不同的效果。
不过,多数人一般也只是能够做到踏实、沉稳地做事,真正能够在细枝末节之中挖掘出什么,将“痛点”打造成“蓝海”之人的确也为数不多。唯一的方式只能是多学、多看、多思。学与思是最重要的,要向书本学,向他人学,向社会学。
如何向书本学?学习那些有利用价值的知识,尤其是理工类的,尤其是对逻辑思维有帮助的。不要觉得通过书本获取知识一定就是死读书,所谓高分低能,那并不是高分的错,而是学而不思不用的错。记得爸爸提到过他当年下乡时候看到的场景——一些人砍柴的时候注重器具的锋利,不停地,同时注重干活的先后顺序,于是往往能够劈更多的柴,将活计做得又快又好;而另一些人用钝刀砍柴,干其他的农活也只会死磕,用蛮力,看上去好像无比辛勤,却总是落后于他人…….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就在于是否活学活用,运用已有的知识去思考,做好手头的活计。
向他人学也至关重要,因为个人的能力总是有限的,可在与他人沟通交流的过程中就容易迸发思想和灵感的火花。今年部门来的新人其实对自己的帮助很大,来自外企的她一来到这里就淘宝了一大堆的办公收纳用品,还有各种动用小智慧的简易现代化干活工具~~她的办公模式,包括略带强迫症式的收纳习惯也带给自己许多启发,甚至在不知不觉中,自己也受其影响学着收纳各类文件,让思路条理渐渐变得清晰起来。在这过程中也同样意识到自己作为一名入职一年有余的员工更加不能甘于落后,也唯有不断地学习,才能够保持年轻和进取的心态,持续地进步。
最后的,也是最核心的,就是要向社会学习,紧跟时代的步伐,了解更新的科技和发明,才足以避免思维的固着和僵化,让工作和生活变得贫乏无味。深信新事物永远带有两面性,善于利用它的优势,同时尽可能地在考虑如何避免其劣势,乃是智者的所作所为。重要的不是你掌握了多少新事物,新方向,而是你学会了如何利用这些新事物去点缀平凡的工作与生活,这也算是一种“有趣”的生存方式吧。当你学会了用高效的方式去改善你的人生,以替代任劳任怨却毫无建设价值的努力的时候,你的心态也会青春常驻,永不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