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看到过这样一个问题:是妈妈更爱孩子?还是孩子更爱妈妈?
教师这个特殊的职责让我关注到了更多的母亲和孩子相处的画面。我的观点是孩子对母亲的爱更纯粹。并不是母亲不爱孩子,而是成年人身份的多样性的原因吧!
今天早上吃罢饭,带孩子去大众浴池洗澡,见到了让我觉得“恐怖”的妈妈。
场景一:一个三岁左右的小女孩在盆子里制造了满盆的泡泡,幸福而又开心的玩耍着。洗完头的妈妈看到这一幕一把把孩子从水盆中拎出,一手掀翻了盆中的水,口中还说到:你就会浪费东西,不会赚钱光会遭际钱(方言:浪费钱的意思),再不好好洗澡我把你留在这儿,别跟我走了!小女孩惊慌失措的看着妈妈,严重的光芒瞬间消失,不哭也不闹,乖乖的听妈妈絮叨,应该是怕妈妈把她留在这里不要她吧!
简单的语言,充满着暴力!孩子们的安全感从哪里来?不应该是从父母充满爱意的感觉中来吗?
场景二:
又是一对母女,女孩四五岁。起初没有留意到她们,知道听到女孩撕心裂肺的哭声才寻声看去。只见母亲一只胳膊与身体夹着孩子的上半身,双手按着孩子的头淋浴头下洗头!!!这里用三个感叹号是因为我第一次见这样给孩子们洗头的。试想我们成年人被别人摁着头淋水会是什么感觉?恐惧!害怕!无力反抗的绝望?孩子的哭声足以证明她得无助,这么惊惧的一幕竟然会是自己最亲爱的妈妈对待自己的一种行为!
孩子们最是更容易就忘掉一些事情。但是尽管洗完头,妈妈很直接的说给个糖吃,孩子也欣然接受,但是洗头带给孩子的心理影响一定会埋藏在心中。
孩子的世界很单纯,心中最高大的形象就是朝夕相处的母亲。有句话说:为母则刚!希望每一个孩子遇到的母亲都是自己心中教师的依靠,幸福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