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四,阴
(个人日记——吾日三省吾身。用文字记录生活,记录想法,记录成长。文责自负,原创首发。)
设置固定的处理逻辑,将待处理的数据做好标签输入,然后经过既定的处理逻辑进行批量处理,最后输出结果,这是机器自动化的工作逻辑。而机器智能化学习的逻辑不过是机器自动化工作逻辑的升级,通过海量数据的输入训练模型,形成更多更复杂处理数据的逻辑,这个处理数据的逻辑通过对海量数据的处理最后输出可以采取具体行动或者某个具体输出结果,这就是机器学习的逻辑。
机器学习和人的学习相比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点:
一是输入信息更高效。无论是机器学习还是人学习,首先要输入新的知识,新的数据,新的信息。人输入新内容的方式无外乎手、眼、耳、嘴、心,输入的效率和机器相比就逊色多了,机器输入数据的方式可以说迅雷不及掩耳,无论是有线传输和无线传输,都远远超过人学习输入的速度。
二是处理逻辑严谨,速度快,高效,出错率低。在既定处理逻辑中,机器学习对信息处理的速度更快,更高效,这一点也是人力难以望其项背的。人即便是用固定的处理逻辑来处理新学习接收到的信息,也很难做到专注,快速,高效,更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三是机器学习的存储量大、时间久、调用便捷快速高效。人脑存储的信息量很难和机器相比,尤其是在万物互联的时代,机器可以及时通过网线从网上调取一切信息,而人脑存储的信息有限,且真实性和具体的细节方面远远比不上机器。
与机器学习相比,人类的学习几乎是完败。人类学习与机器学习相比,不仅学习速度慢,脑容量小,对信息的反应和处理速度慢,学习后输出结果即表达形式单一。这就是人类学习和机器学习相比较的结果。而在当下乃至不远的将来,人类就是要在诸多智能机器人的辅助下展开日常生活。那么人在学习方面完全比不上机器,这是不是说人完全没必要学习了?或者说在面向未来的智能机器人时代,人应该如何学习?当下的小孩,未来社会的主人翁应该如何学习?学习那些知识和能力才能够在未来智能机器人的辅助下更好地生活。
未来已来,人工智能呼啸而来,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工智能工具被应用到生活和生产中,人面对的学习压力越来越大,而面向未来的儿童教育却还在倡导“快乐教育”。如果说过去这几十年我们国家取得了哪些方面的伟大成就,教育的普及和人均受教育程度绝对是值得称颂的。人口大国,能够将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做到如此普及的地步绝对是人类发展史上的奇迹,同时我们被诟病的义务教育阶段的应试教育也绝对是基础知识普及教育的成功实践。如今我们的家长和学生被一些屁股坐歪了的“教育砖家”忽悠着要 素质教育,要快乐教育,要还儿童一个快乐的童年,这不就是典型的被人家卖了还在傻乎乎地帮着别人数钱呢?
对于人而言,接受教育,被动学习,的确是一个违反天性的事情,因为人性本身就是好逸恶劳,贪吃懒做,谁愿意自己为难自己去主动探索自己的未知领域,去主动学习呢?能够做到这一点的就是人中龙凤,马中赤兔了。于是饱食终日的父母和一些不想学习只想玩的孩子就被歪屁股“教育砖家”领导者叫喊着不需要学习,要快乐童年。他们的快乐童年,不接受枯燥乏味的知识训练和学习积累,必将造就一大批脑袋空空的社会巨婴。这在欧美世界已经成为现实。欧美社会经济比我们早发展两三百年,而他们的国民教育,全民基础教育跟我们国内相比绝对是相差很远。这从欧美基础教育的现状可以窥见一斑。
我向来是支持义务教育阶段坚决贯彻应试教育方针的。我们可以不必卷太多的选拔性考试,但是对于通过性考试的难度必须予以提高。最常见的例子就是很多中学辍学生,地理上搞不清楚全国的省市县乡,某个省的省会,简称,大体位置,这种基础的区域地理知识都掌握不了;历史上对于中国近现代史连课本上的内容都掌握不了,一离开学校就变成了脑洞空空的巨婴。尤其是在如今的移动互联网上,盯着手机屏幕,容易被各种虚假谣言和炮制出来的情绪化的网络产品忽悠,这就是基础教育的失败了。
曾经看过一个牧羊犬、哈日奇发了一个文案“国内厂商生产的铁很容易被稀硫酸溶解了;而日本厂商生产的铁,用浓度98%的浓硫酸溶液都溶解不了。中国制造还是要加油,不要天天喊口号厉害了我的国。”任何一个九年义务教育毕业生都应该很容易戳穿他的这个拙劣的把戏,但是很遗憾,好多大专和本科生竟然也看不出来这个谎言的错误之处。
我不希望我们的孩子把太多的时间浪费在刷题上,浪费在卷升学机会上,卷工作岗位上,但是我更不赞成躺平,不赞成新时代的愚民思想——快乐教育。
AI智能工具时代,未来主人翁的当下小孩应该掌握哪些知识,应该具备什么样的能力?这个问题应该是我们所有人都应该考虑的,不仅仅是给小孩子做教育,更要为自己未雨绸缪,早做规划,活到老学到老不是口号,而是应该践行的准则。
随着中高考的改革,政史地生逐渐从中高考的选拔性考试的重要性中退出,让一些功利的家长和学生对于学生应该掌握的基础知识放松了要求,但这的的确确是孩子应该掌握的基础知识,是培养基本能力的基础知识,抛弃了这个基础,孩子在未来成长道路上就如同在沙地上建造万丈高楼,不坍塌才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