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名思义,现在最火的社交平台就是微信了,它也成了我们必不可少的生活调味品。其实,我们现在要想了解一个人,只要翻看他/她的微信朋友圈,就能起码知道个大概。
现在的微信朋友圈大概分为五种:1、抽风型;
2、闷骚型;
3、实干型;
4、沉默型;
5、装逼型。
1
抽风型
只要遇到感兴趣的人或事,就会毫不犹豫地添加和关注,接下来就是一连串的转发,不管什么题材,有没有营养,只要自己感兴趣,都会转发到朋友圈,同时还不忘了自己给自己点个赞。这种俨然把朋友圈当成了一个宣泄的垃圾桶,然后过段时间就全部清空,再继续转发。他/她的朋友圈你是看不到什么原创的,这种往往也容易引起大家的反感,甚至屏蔽他/她的朋友圈。当然,还有一种就是微商了,每天更新刷屏是必然的,利益驱使,反感的也会屏蔽。
还有一种就是营养过剩,朋友圈都是原创小视频,今天吃个什么菜,发个视频秀一下;今天穿什么衣服出门,拍个视频纪念一下;今天又去哪里旅游了,然后就是一连串的小视频在朋友圈一字排开,这分明是在蹭别人流量有木有?这种一般也是不招人待见的。
2
闷骚型
就是只看不发的那种。朋友圈只要显示红点,必然会点开浏览一番,一条都不会落下,有时候一天甚至能点开好几十遍,看过的内容再看一遍也觉得津津有味。遇到要好的朋友更新动态,默默地点个赞以表示关注支持;遇到不怎么熟的,或者认为他/她们之间的关系还没到足以互动的,就会默默地飘过,不留下一丝足迹;还有遇到和某些人共同关注的,留言或点赞很可能会给自己带来尴尬,也绝不会留下点什么。
这种人一般他/她的生活都很单调枯燥,或者性格比较孤僻,不喜欢在世人面前展现自己的性格,不喜欢接受别人的评论和指点,或者很在意自己的形象,因为自己过得不好,不希望别人把焦点放在自己身上,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闷骚。
3
实干型
这种人的朋友圈一般都很高端大气上档次,关注的人和事都是对自己有帮助的,转发的内容也很有营养,能引起朋友圈的共鸣甚至不自觉的转发。他/她的朋友圈很干净,时常更新却又不俗套,能一看就知道他/她是做什么的,能带来满满的正能量。但他/她又不会把精力过多地放在朋友圈,只是偶尔关注下罢了。这就是我们所说的高逼格,大家都喜欢关注有木有?
4
沉默型
这种人的朋友圈一般一年难得更新一两次,无外乎几种原因:一、微信已经成为了工作号,里面人员鱼龙混杂,发什么东西都不合适;二、此微信号确实没加什么朋友,发什么朋友圈都没有意义;三、就是他/她真的不喜欢玩微信了,面对这么火的社交软件,我相信这么不入流的还是很少见。
5
装逼型
自从微信可以设置允许朋友查看朋友圈范围的时候,有些人就把装逼发挥到了极致。它分三个范围:最近三天、最近半年和全部。设置成最近半年的倒可以理解,姑且看成他/她是不想别人看到他/她的过去,只想展示他/她的近况,我们就把它当做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吧。而设置成最近三天的,就不得不吐槽了,这到底是想让别人看呢还是不想让别人看呢?还是纯粹的吊胃口,以增加自己的神秘感?如果既发到朋友圈,又不想被别人深究,那就只能认为是在装逼了。
还有一种就是把你屏蔽了的,无外呼两种心理:一种是你和他/她太熟,他/她不想让你看到他/她的隐私,怕引起误会;另外一种是你和他/她太不熟,他/她不想和你以后有什么交集,却又碍于情面不得不加你。
还有一种就是纯装逼型了,发的朋友圈全部都是“高大上”,比如晒名牌、晒美食、晒钻戒、晒方向盘等等,以显示自己多么得有逼格有情调,上传的各种照片都是经过修图软件PS到最具欣赏力,评论里回复的内容也故意让别人看到,以显示这条朋友圈还是有跟多人关注的,因为仅仅单独回复的话没关注的人看不到啊,心机好重有木有,当然统一回复的除外。这种人无非是在找存在感找优越感罢了,自我感觉良好,大家却心知肚明。
微信朋友圈是个大染缸,不仅能看出一个人的性格,还能看出一个人的人脉。
如果你拥有足够的人格魅力,就算你在朋友圈表演拉屎,也是会有很多人感兴趣地点赞;反之,如果你的人品真的不行,就算你在朋友圈表演吃屎,别人也会不闻不问。当然,这个例子举得有点极端。
我们要检验自己在别人心中的分量,发条朋友圈就知道了。为什么有的人只要在朋友圈发个“烦”字,下面就能收到无数条各式各样的关心和问候?因为他/她的人格魅力在深深吸引着他/她们。
我们只有努力提高自己,充满正能量,才能真正地做到有逼格,有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