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一
我们刚结束2019年的年终考核,面谈的时候,领导说了一件事,她的两任领导对我都不满意,但她觉得没问题,所以没有着急调整,2019年,我也算很好的回应了她的信任,所以领导才把这事说出来,算是比较成功的度过了一次危机吧!今天来个复盘。
刚开始,运营跟商务相对独立,分属两条不同的线,我是由负责运营的领导招进来的。我入职不到一个月,公司就开始变革,实行商务负责制,我的领导也换成为了这个项目的商务。
1、我给人的第一印象较差
我比较矮小,长相也一般,更不是那种自来熟,能来事那种,甚至还有点木,所以我很少给人较好的第一印象。
第一次见现在的领导及领导的领导是在发布会上,那时我还没有入职,让我提前感受,之后再决定是否入职?不过当时我心里已经决定了,没法子呀!找了8个月,接到的offer本来就少,就这家还过得去,原公司早就说了离职,早就待不下去了。
发布会上,大家挨着坐着,打完招呼后,发布会很快就开始了。我也不知道说点什么,而且他两气场本来就比较足,所以就只顾听和记了。
我跟这个领导的领导就见了这一次,也理解他不看好我,这的确有我没做好和不足的地方。但从另一个角度说,这里可能也有一个招人的误区,我们很多时候过多的关注优秀,而不是合适。
从第一层面看,我不够优秀,除了性格、长相外,话语间也没有太多高大上、唬人、专业、前沿的理论,我属于比较平实那种。
但别忘了,还有第二层,我这人比较实在,坦诚,没那么多花花肠子,容易让人信任,这是我的特点,到了入驻部委这种机构,这个特点就是优势,政府机关跟公司合作,最讲究的就是信任。我过来没几个月,L处就会时常跟我聊内部的一些事情,甚至还让我帮忙出主意。
第三层,我很少推活,踏实肯干,有较强责任心,姿态也低一些。要知道,名义上我们接的是运营工作,实际上,客户的很多工作都会让我们帮忙干,比如党建,意见征集,这些都不属于我们业务范围,但我基本上都干了。
今天回头看,其实我这个位置,光从能力上说,后来我的下属F就可以胜任,但据说F下班后从不接客户电话,工作上也计较些,所以不得不再招个负责人。这个还是很重要的,我们是驻场,不是在公司内部,性质不一样,不能按照清晰的责任边界开展工作的。
2、为什么没辞退我
可能有几方面原因吧!
第一、在我之前,面试了很多人,一时半会也没找到比我更合适的人。
第二、我入职不到一个月,隶属关系就发生了变化,内部忙着变革和交接中,注意力不在我身上,不适合马上变动。
第三、领导的领导看问题,和之后的领导商务看问题还是不一样的,商务自己具备那些外在能力,她更需要有人帮忙看住大本营,更看重内在功夫。
第四、我很快取得了客户的信任。
第五、也是关键吧!我具备做好这份工作的能力,这个项目虽不大,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需要一定的综合能力,我还是有这个能力或者潜质。这样,我可能就幸运的度过了第一周,或第一个月的高危险期。
3、幸运的躲过第二劫
虽然第一个月的高危期度过了,但危险远还没有过去。我是跨行业换工作,而且换入到部委驻场,没有行业知识,又不具备政府部门特别需要的公文能力,所以等内部变革结束。领导想再招个商务助理,但名额放在运营这,这个意图已经很明显了,想着找到这个人,时机成熟后就可以换掉我。
领导的领导不满意我不知道,但是再招个人放我这,这个意图我还是能解读出来的。可能领导的领导不满意这事,也应该分开看,可能领导本身也不满意,只是不好说,刚好他们提过印象一般的事,借机说出来,表明她是一直看好我,挺我的。
事情后来怎么发展的呢?领导面试了十几个,没遇到合适的,后来因为快要生孩子了,也就不折腾了。
4、解除风险
领导休产假期间,又给了我一个缓冲期,由于领导在家休产假,又是项目负责制,领导没法找人顶替她的岗位,只好把很多商务方面的工作交给了我。
这样我离客户又近了一步,因为我能更直接,更全面的了解客户的需求,而不是通过领导转述,这对工作非常有帮助,信息不需要再转一道手,就减少了偏差,少了领导这边的加码和反复修改,进而提高了效率。
领导一看,让我直接跟客户对接效果还不错,她自己也轻松,也好抽出时间开拓新项目。客户这边也开心,事情直接到了我那,反应更快,更准确。
后来即使领导休完产假回来,这个局面也维持着。从这个角度说,很多时候根本不是能力问题,而是信息太少导致判断不准确。
5、位置稳固
去年7月份,下属F离职,至此,目前这个运营项目除了领导外,基本就剩我比较熟悉。同时,项目的人力成本也减轻了不少,我的位置就变得稳固些了。
6、一时难以被替代
这是几个因素叠加的结果:
第一、部委这个客户,2019年增加了3个小项目,而且还是高利润项目,部委这个客户也开始扭亏为盈。
第二、新增项目我全部hold住了。
第三、领导2019年新增两个客户,我没有计较得失,没有要求额外的奖励,积极参与。还时常去解决新客户这边运营团队解决不了的问题,我的能力和经验得到了复用,发挥了更大价值。
第四、领导的视野已经变大了,她想的是开疆扩土,公司这块业务今年也在飞速增长,也就是所谓的正是缺人之际。
第五、可能也是最关键的一点,我的公文能力飞速提高,领导基本不需要再改,或者只需小部分调整,甚至有些地方,我的水平已经超过领导。很简单,我比领导更熟悉业务,类似于分析报告,总结报告,只有我能写出来。
我的公文能力怎么突然就飞速提高了呢?很简单,得益于2019年开了公众号,一年就写了80万字,平均每天写2500字。在这个写作量,以及写作带来的能力提高,政府类报告、总结套路强,有资料可以拼凑等,那再写起报告、总结,对我来说,有时就像玩似的,非常简单,一两小时就能拼凑个初稿。
这就是写作给我带来的巨大好处,要知道,作为运营项目负责人,又是政府客户,最重要的能力之一就是公文写作,能写绝对是一个非常大的优势。
度过这个危机还有哪些重大意义呢?
第一、平稳度过了买房后最艰难的一年半,等年终奖下来,同学朋友这边的欠款差不多就算缓过来了,至少到了比较可控的状态。
第二、成功跨行转型,第一份工作的后面一两年,我处于崩溃边缘,再加上找工作花了8个月,根本就没啥信心了。当时想着,只要能找到一份新工作,哪怕从最底层做起,哪怕每月只有8千、1万的,我都会接受,然后想办法接着换,最重要的是从上一份工作的泥潭中拔出来。
好在上天待我不薄,不但跨行换了工作,收入还没怎么下降,而且没有从最底层做起,算是完成了一次成功的转型,未来的路也变的宽广起来。
第三、重拾信心,这个非常关键,终于从第一份工作的颓废中走了出来,有了更大的信心。
第四、有了新的东西,换了工作,肯定会带来新的东西,但是如果新的工作不顺,那我们也很难走进新生活。
度过危机,地位的稳固,一时难以被替代,再加上工作本身比较轻松,我就有了更多的时间、精力和自由干点自己的事,机缘巧合下,我选择了开公众号,而这又促进了我的快速成长,这样两者就构成了一个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