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不应该成为歌颂医护人员的狂欢会!

最近除了“郑州毒王”郭伟鹏事件儿,国家各方面的努力都在给大家吃“定心丸”,各地确诊人员“归零”或者个案,都能得到很好的处理,各地复工复产都得到了很有力的保障,和国际形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世卫组织发布最新报告,中国境外确诊病例超2万。其中,韩国累计确诊病例升至7134例,意大利累计确诊达5883例,伊朗累计确诊5823例。

    新冠肺炎疫情目前已经在除中国之外的地区迅速蔓延,韩国、意大利、伊朗三国尤其严重,法国、德国、西班牙、日本、美国等国家也在持续增长。

      国内的疫情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慢慢地得到了控制,但并不表示疫情就已经结束了,哪些依然奋战在前沿一线的医护人员,还在履行着“挺身而出的平凡人”的职责,某卫视的一档近期综艺也用现场空场,通过远程方式接入医护人员向他们致敬,过程泪点不断。

      身处其中,让我们感同身受,夹杂着各种媒体的人为引导,带节奏,或者蹭热点,把“致敬医护人员”的呼声响彻中华大地,也让大部分国人意识到这个职业的伟大,他们就是不拿枪炮的勇士,但是在一些网络媒体上依然有“这是他们职责所在,本职工作,没什么好歌颂的”、“之所以上,是因为能得到平时得不到的特殊待遇”、“都是为了钱,为了标榜,为了逞能” 这些让人愤怒的声音,有的虽然得到了应由的处罚,但是我们不应该让这些声音死灰复燃。


为防止地域倾向,图中显示省份的信息打码处理

百度查看“医护人员”和“医护人员感人事迹”,显示的都是当前疫情相关的新闻,这并没有什么不妥,只是不知道能首页显示多久?又能在经历过这场注定记入史册灾难的人们记住多久?人很容易感动,却也是那么容易忘记。


搜索“医护人员”,2020-03-15


搜索“医护人员感人事迹”,2020-03-15

 在这场疫情的战斗中,我们对医护人员的歌颂不应该是一场应景的狂欢,而应该是一次铭心刻骨的铭记。同时我们也不能忘记为我们守护“警戒线”而挺身而出的所有“平凡人”,那些加班加点赶制口罩的工人、守护我们每个小区的“守门人”,创造世界奇迹的小汤山医院的建设者们......

      灾难面前,没有理所当然,只有挺身而出。

       我想,如果没有这次疫情,很多人已经忘记了他。

钟南山

      同时,也有很多人不认识他。

张文宏

更不用说这些在口罩和防护服下默默付出的“可爱的人”。

如果时间再久远些,有些人或许连发生过的灾难都已经忘记,更不用说那些和灾难“同归于尽”的勇士,而这些,都是发生在我们同一代人,苦难不可怕,可怕的是遗忘。

抗洪中的勇士,他们有些还为人子

汶川地震中让人心安的身影

天津火灾事件的“逆行者”

周恩来总理说过:“历史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就像记忆对于个人一样,一个人丧失了记忆就会成为白痴,一个民族如果忘记了历史,就会成为一个愚昧的民族。

或许,我们不用站到伟人的气魄来讨论历史,对我们每个个人来说,那些为你把危险挡住,又或者说那个把你从落水中拉上来的人,我们是不是应该怀着感恩铭记?不能事情发生时心怀感激,过后遗忘甚至还无知的嘲弄,生而为人,本应善良。

图片多次上传失败,可关注网名同名公众号,谢谢!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曾经的我对所有都抱有期待 可是 慢慢 慢慢的长大成熟起来后 便不再把期待看的那么重要 是的 生活中不缺美好 可是 ...
    武懒妞阅读 2,784评论 0 1
  • 1. 将军白头怕新甲,美人迟暮畏铜镜。 无论你曾经多么明媚和阳光,叛逆或嚣张,终究抵挡不住时光的侵蚀,人老珠黄年老...
    今晚不打渔阅读 6,953评论 17 32
  • 恩格斯曾经指出,人类社会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生活资料即食物,衣服,住房以及为此所必需的工具的生产;另一方面是人...
    苑霓阅读 5,132评论 2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