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次了解到左宗棠,便隐约的感到此人是铁血战神,但久久没有翻开一本左宗棠传记的契机。大学近代史的作业让我翻开了美国贝尔斯上尉所著的《左宗棠传》。这本书出版于一九三七年日本侵华前后的上海,全书主要记载了左宗棠战斗生涯,对于当时的全国抗战具有重要意义,即使在今日读来也不无启迪意义。
作者在第二章(左宗棠的青年时期)中,先以符合古人传统理念的形式简明介绍了左宗棠先祖的经历。又同多数作家一样将左宗棠这般名人在童年获得的谶语委婉的纳入书中。左宗棠的早期遭遇很符合孟子关于“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的描述,母亲与父亲相继去世极大地延迟了他的考试日期,走上仕途实为不易。家族的颓势和参加考试的费用迫使其入赘,生活的艰难不能改变左宗棠的性情。他在紧张的学习日子里,仍然读了与考试关系不大的《天下郡国利病书》,这让他痴迷于地理研究,无意中也为日后领兵新疆打下了基础。如此看来,人读点庸人所谓的“闲书”总不是一种错误。
会试三次落第后,虽然左宗棠曾下定决心不再参加科举,不过二十年后,他又动身进京赴考。从此处我深深感受到科举制度在清朝对像左宗棠一样的读书人的影响,这样一个古老的制度哪怕是在今天也不为没落,感慨它让一部分人才大放异彩,也让一部分人埋入黄土。然而这个制度却给大清朝带来了一个惊喜,因为左宗棠的征战人生,正是在其最后一次赴考的中途投笔从戎开始的。
湖南守卫后,四十九岁的左宗棠投笔从戎,一个真正伟大的将军从来不会因为年长与否而有所失色,他异于常人的灵魂开始震慑危害华夏的敌人。左宗棠的难能可贵之处更在于对战区的恢复与建设。例如文中“他离开乐平以后,哪怕是一座城市也未曾落入太平军之手,在他的部队控制的地方,当地居民就可安居乐业”,可谓是福泽一方。如果没有极为强烈的“忧民”意识,很难想象一个位居高官的人会在灾难之时亲自解囊为民。对太平军作战中,左宗棠江西增援、征战江浙、整饬福建。在西北,他歼灭捻军、平定暴动。忠君爱国高尚节操不逊于曾国藩,兴业爱民亦可与李鸿章并论。现如今有相当多的人在为李鸿章这等中饱私囊、利己误国的圆滑官宦树立一个世道无奈而又有作为的文臣形象,却很少有人提及这武韬过人、整军经武的左宗棠,这千年以来不受重视的尚武精神何时能重现在每一个中国人的身上?我想答案需要几代人来回答。
湖南与新疆一南一北,有万里之遥,我们今天都很难想象一个湖南将领能够对疆人文地理如此稔熟于心,能够驾驭湘军获此大胜,更难想象他消灭分裂势力,威慑俄国逼其归还已经吞入腹中的伊犁。左宗棠的政治韬略和军事智慧已经大大超越了同时代中国的任何一位将领,那些七年以前在“塞防海防”之争中攻击过他的人也为之倾倒。左宗棠的最高功名不过是一个举人,是什么让他成为一个威震中外的封疆大吏?我想,精通兵法、正直果敢和心中那一团炽热的强国之“火”,足矣。
左公直言不讳、不讲规矩的性情与晚清甚至上溯至千年的时代风格都格格不入。朝臣不无假意谦虚之态,而左公偏偏以汉臣诸葛亮自命。朝臣奏折几乎无不繁文缛节、旁敲侧击,而左公的奏章简洁有力,直抒胸臆。这样一个坏的结果就是左宗棠朋友很少,得罪了不少朝中奸佞,屡屡被中伤。一个好的结果便是结识益友。正是林则徐、胡林翼、郭嵩焘这些君子益友的支持和鼓励,左公才能笃信人生信条,步履坚定走向前方。左宗棠固然傲慢自大、独断专行,但有这些缺点的人往往具备着力挽狂澜的能力。曾国藩虽与其不合,却仍发出“国幸有左宗棠也”呼声,梁启超更是称其“五百年来第一伟人” ,仁人志士无不肯定左公对国家的贡献和无出其右的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