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文学、历史、哲学、社会学等等这些学科,到底有什么用?或者说有什么实践性的意义?
这话题很有意思,咱们就不从“眼前的苟且与诗和远方”的角度出发了,咱们就从到底有什么用的角度出发,来解释这个问题。
到最后,你就能看到,原来“诗和远方”不仅仅是让人有更丰富的内心,它居然也有那么大的用。
看到和看见
我先来讲一个故事,这是个真事。有一本书叫做《火星上的人类学家》,这书非常有意思,作者是一位脑神经外科医生,讲了他所遇到过的很多病例,其中有一个给我印象特别深。
这个病例是一位一岁左右就失明的盲人,这几乎相当于先天失明了,这位盲人遇到这个医生的时候,已经五十来岁了,一辈子都是这么过来的,早就适应了依靠触觉和听觉的生活方式。
结果,医生给他检查了一下,发现他的眼睛事实上各方面都挺好,就是有一个小问题导致失明,用一个简单的小手术就能够让他再看见。之后的手术很成功,这位盲人果然复明了,但是后续的结果让所有人都大吃一惊。他能“看到”,但却无法“看见”。
这话听起来很奇怪,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外部世界的各种色彩都能进到他的眼睛里了,但是他却无法辨认出任何东西。
咱们正常人看世界,实际上看的是进入到眼中的各种光线、色彩,然后我们的大脑懂得如何去把这些混杂、交织在一起的光线和色彩整理出秩序,区分出前景和背景,于是我们就能辩认出来外部世界的各种东西,这就算我们能够“看见”了。
但是对这位复明的人来说,进到他眼睛里的,只是混杂在一块的各种杂乱无章的色彩而已,从中无法感到任何秩序、任何意义,他的大脑不知道该如何整理这些涌入眼中的色彩,于是,他就能“看到”,却无法“看见”。
曾经有人把他领到一个车床前面,告诉他这是一个车床,都是干嘛用的。说了半天,他瞪大了眼睛,还是啥也看不见。直到他闭着眼睛,上前把整个车床摸了一遍,再退后回来,说,“嗯,这回我能看见车床了。”
因为他摸了一遍之后,脑子里就已经把各种触觉整合出一个完整的形状了,也就是,有了个蓝图了,然后再用这个蓝图来对应着整合进入到眼睛里的各种色彩。
虽然很可能不大顺畅,但好歹也算有整合的办法了,这之后他才能够理解这些视觉刺激,才能“看见”。
什么是预置蓝图
好,听完这个故事,你一定已经意识到了,原来,世界并不是直接向我们呈现出来的,我们以为自己是直接在看世界。实际上,我们永远是在通过大脑中一些预置的蓝图在看世界。
进入到大脑当中的,甭管是视觉信号,还是触觉或者听觉信号,都只不过是咱们经常比喻的那种砖头而已。如果没有那些预置的蓝图,它们根本就无法呈现出任何意义,我们根本就无法理解它们。而这些预置的蓝图,你如果不反思一下,甚至根本都意识不到它的存在。
那么,这些预置的蓝图,又是从哪来的呢?
预置蓝图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生物学意义上的,比如大脑里整合视觉信号或者触觉信号的能力,只要是正常人类,在这个方面都有同样的预置蓝图。
动物也同样有这种预置蓝图,比如大马哈鱼总是要洄游,它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洄游,但就是要这么做,这就是它的头脑里被预置的蓝图。
另一种是文化意义上的预置蓝图,比如咱们现在都以瘦为美,但是唐朝的时候就是以胖为美。今天太平洋上的一个岛国汤加,那里的人也是以胖为美,到那一看,遍地都是大胖子。那到底瘦美还是胖美呢?根本就没有客观的答案,那都是取决于你的文化。
如果你还是固执地认为,肯定是瘦比胖美,那只不过是因为你在坚持自己的文化才是唯一正确的文化而已。
打破你的预置蓝图
但是,如果你坚持自己的文化才是唯一正确的文化,会有什么问题呢?你一定会陷入到某种偏见当中,无法自拔。
这会让你对于世界的理解遭遇到各种遮蔽,没法去理解更广大的世界。你见识得再多,也什么用都没有,就像那个复明的盲人一样,所有进入你大脑的东西,都只不过是一堆杂乱无章的混乱,你能看到,但什么也看不见。
你所属的文化,就是随着你的成长,通过教育、通过与身边人的互动,在社会化的过程中,而逐渐被预置在你头脑中的一种蓝图。
人要成长,肯定要先接受这样一种预置的文化蓝图,才能开始获得对于世界的理解。但是,随着你继续长大,这个预置蓝图却会开始构成你进一步理解世界的障碍,因为它会让你无法理解其他的东西。
人要继续长大,而继续长大的标志之一,就是你有能力不断地调整、重画自己头脑中的文化蓝图,从而让自己对于世界能够获得更深刻、更立体的理解。
那么,到哪里去学习重画蓝图的技术呢?
那就得先问问这些蓝图是哪里来的。答案很简单,各种不同的蓝图,以及画蓝图的技术,正是存在于文学、历史、哲学、社会学等等这些学科,以及各种经典著作当中。
远方周老师:贵州省青联委员,黔东南州青联委员;远方文学遵义课程中心、远方文学凯里课程中心负责人;汉语言文学专业。
远方文学凯里课程中心致力于青少年语文综合能力培养。本课程把零散分布于语文教材中的知识形成八项专题,集中时间、集中精力分别突破,帮助学生形成过硬的语文综合处理能力和文史综合学习能力,以应对考试和工作生活的需要,是全日制学校语文教学非常有益的补充!
我们的责任:培养渊博、坦荡、快乐的青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