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的核心是共享价值观,人人都颇以为然。最近在和刘骏老师一起做企业文化项目高管访谈,大家有的是从公司成立就在了,有的是半路调过来的,有的是在这次大变革和重组中刚进公司一年左右的新兵。
你对这个组织的印象是什么?情感是什么?感觉到的组织情绪是什么?问题是什么?希望将来什么样?这些问题从每一个人的嘴里说出来的时候,就像一幅画的一角角,一起组成了一个完整的画面。既有画面感又有情感又有酸甜苦辣的味道。做为一个旁观者,听的又感慨又激动又身临其境岁月穿梭。
只有大家把一角一角凑起来,才会成为一个完整的有味道、有情感的画面。是因为我们的思维具有片面性和分裂性。我们的思维把事物分解成各个部分,并选取了某一部分,并把这特定的部分与其它部分区别开来。而我们的思维选择哪一部分,还受不同的社会背景影响。这部分思维的规律出自戴维玻姆的《论对话》。所以,每个人的那一角,会是多么重要的一角。我们同时发现,这些思维形成的价值观,太不同了。也就造成了我们的以价值观为标准的思维模式的不同。这么一分析,共享价值观非常难。反过来就是因为每个人的价值观都不一致,每个人的价值观千差万别。要做到共享价值观,先要看到价值观不一致的可怕之处:大家会凭自己的价值观行事。所以,行事的标准就会千差万别,在这些千差万别的行为之上,大家一会混乱,二会互相论对错,三会在论对错的基础上产生情绪,四会在情绪的基础上对抗,也有可能发展成为人身攻击。这些背后的原因,导致了我们的管理之难,而且非常难。埃德加沙因的《恰到好处的帮助》和珍妮弗贝格的《领导者的意识进化》都在讲四的结果,最后公司里形成站队文化、山头文化,搞对立、搞帮派的情况比比皆是。
那,面对这样的结果,是不是共享价值观的建设就非常重要了?共享价值观建立是我们《正向践行企业文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共享价值观就是把我们组织里倡导的价值观共识出来、显性化,并在组织内部不断进行重复。这样,才能保证我们的行事标准是一致的,行事标准一致才能带来高效的执行力。而高效的执行力是战略目标实现的重要的条件。
今天的活生生的例子是因为共享价值观没有建立,造成整个组织氛围是别扭的,团队里的人一想到要上班,要面对价值观不一致的同事会出现胃痛、全身难受,气短等身体病。
那,是不是好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