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急需用钱的时候,发现自己拿不出钱
双十一是一年一度全国网友共同的节日,就在大家都在列自己的采购清单的时候,一个读者找到我。
父亲生病了,手术费一共要40万,父母自己拿出了10万的养老钱,现在已经找亲朋好友借遍了,借到了10万,还差20万元。她跟我说:
“姐,我以前从来都没发现,钱来得这么难,20万块钱竟会让我难到这个地步。”
重点大学毕业后,她也是一个没心没肺的小姑娘,总认为好不容易找到一个不错的工作,先享受一下人生,至于存钱什么的,那还是留到以后再想吧。自己负担自己,月月光,家里父母有退休工资,不需要她操心。
花钱的时候觉得真的挺爽,自己有文凭,有能力,以后肯定会赚到很多钱的,以为自己就算现在没有积蓄,欠了点花呗,欠了点信用卡,以后也总会赚到钱还上的。
工作了四、五年,别说存款,她盘点了一下,连一个能变卖的东西都没有。以前花大价钱买的护肤品套装,很多都还没开封,现在打5折都没人愿意接手;几千块买的包包和衣服,现在看起来,只有在刷卡的那一刻是最值钱的;几百块一顿吃过的高级餐厅,除了给自己长了几斤肉和一张现在看起来格外好笑的贵宾卡外,什么也没留下。
等到看到病床上的父亲和医院的催款单,她才发现,钱真的不是来得那么容易。
惟愿我们的生活都能一帆风顺,但谁能保证自己和至亲一辈子都不会发生疾病和意外?
02 中年危机,不就是财务不自由的危机吗?
在职业生涯规划领域,古典老师提出一个职业生涯发展三阶段的理论,说的是一个人的职业生涯可以分为生存期、发展期和自我实现期三个阶段。
生存期是指刚步入职场的新人所在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工作就是为了生存,挣钱就是为了养家糊口。
发展期是指随着能力的提升和收入的增加,收入超过了支出,当有了结余时,人就可以去开展更多的发展和追求。
自我实现期是指处于发展期的人找到了自己热爱的事业,持续投入修炼能力,最终通过能力去兑现相应的价值。当热爱的事业的回报能高于自己的生存线时,就进入了自我实现期。
人会在生存期中追求安全感,在发展期追求核心竞争力和社会认同,在自我实现追求意义感,这三个阶段可以加速,但不能超越。
但在实际的职业发展过程中,我们会发现很多人都没办法到达自我实现状态,这主要是由于很多人都会在发展期因财务的压力被拉回到生存线。
中年危机的真相就是人到中年,还在生存的水平线挣扎。
20来岁的时候,还觉得自己有无限可能,到了35岁往后,当你真正想去做一些事情来突破自己的微薄的工资水平的时,却发现自己既没有资金,也没有时间。要命的是,连你的时间都越来越不值钱了,这个时候,你才意识到危机时刻的到来。
人到中年,当发现自己真的成为一条无法翻身的咸鱼的时候,才发现,赚钱真的很不容易。
03 消费主义的陷阱,太容易踩进去
这是发生在我身边一个真实的案例。外资银行的销售明星,特别帅气、精神的一个小伙子,服务了银行的很多大客户,因为业绩优秀,他每个月都能拿到几万甚至上十万收入。
跟大客户打交道的机会多了,他觉得自己也成为了一个有钱人,消费水平越来越高,把自己的信用卡刷爆以后,还借上了高利贷,后面债务实在无力偿还,被银行告上法庭,被判入狱。让银行的领导、同事,甚至是他的客户都深深为他惋惜。
一个大有前途的年轻人,就这样被毁了一辈子。
“好看的女生都自带烧钱属性。”
“每一个女生都该拥有一条CHANEL小黑裙。”
“每一个精致的女生都要有一只YSL口红。”
当你每天打开手机刷朋友圈,看到这些口号时,是不是都忍不住剁手买买买?
“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提前消费的观念已经从生活的各个场景,渗透到了年轻人的观念之中。“蚂蚁花呗”官方发布关于《2017年中国年轻人消费生活报告》中,首次提到:
中国90后年轻一代是花呗的主力军,25%的90后拥有花呗,并将花呗作为首选支付方式。然而很多年轻人没有意识到的是靠提前消费过上的伪小资生活,正在拖垮你的真正人生。
不知道经过今年的双11,双12,又有多少人被花呗和信用卡绑架。银行的一位理财经理在跟我聊到很多年轻人成为卡奴的现象的时候说的一句话让我深思:“他们不是在为自己的消费买单,而是在为自己的无知买单。”
当你发现没钱还款了,已经影响到个人的征信的时候,甚至还不上钱就要背负刑事责任的时候,才发现钱花的很爽,但真正需要它的时候,来得真不容易。
怎么才能赚到钱?
其实现在很多人的想法都是小富即安,并不追求大富大贵,毕竟很多发大财的人,很大程度都是因为是机遇。但是你发现吗,没有一些基本的观念,不好好规划,就算要过上平淡的日子,都是奢侈。
父母生病,拿不出钱来的那种焦急。中年被裁,家里生活来源瞬间散失的那种绝望。被花呗绑架,成为卡奴,却没有还款的能力的那种焦虑。这些故事每天都在我们身边发生着。
1、培养储蓄的习惯和理财的观念,用钱生钱
小时候,姑姑和姑父是我们这个大家族里面最富有的一家人,虽然他们两都只是小有职位的公务员,当爸妈还在为我大学的学费犯愁时,姑父就已经在我们当地刚兴起的步行街购置了两个门面。
前段时间回老家,姑父无意间跟我说了一句:“姑娘,你以为姑父的这些钱都是怎么来的?都是省下来的!”
回想一下,姑姑和姑父是有钱,但是家里日常的消费还比不上我们家,不管是吃喝,还是穿戴,都很节俭。亲戚间的人情往来,姑父也从来不充大头,甚至能省就省,背地里落下了个“抠门”的风评。
现在来看,姑姑和姑父在退休前就通过节省和合理的投资,为自己的养老生活准备好了资金,给儿子和媳妇都安排好了工作,还将几套房子的户主都改成了他们的小孙子。退休后,老两口轻轻松松到处旅游。
节俭的生活方式,储蓄的习惯和恰当的理财,减轻了三代人生活的压力。
越是年轻的时候,越是要储蓄。《小狗钱钱》的作者博多•费舍尔就提到,一定要养成储蓄的习惯,养一只自己的金鹅,利用储蓄下来钱慢慢培养理财的观念,让钱生钱。
2、将感官兴趣修炼为志趣, 用兴趣赚钱
喜欢吃,喜欢买,这都不是问题,问题出在,你永远都停留在满足的自己的感官兴趣上。
职业规划课程中有一个兴趣金字塔理论,底层是感官兴趣,中间是自觉兴趣,顶层是志趣。喜欢买买买、火锅很好吃,衣服很漂亮,名车很拉风,这些都是通过我们的直觉感官产生的兴趣,是最原始的兴趣。
感官兴趣让我们当时很爽,却又让我们无法集中到一个事物上,形成能力。只有当我们能控制好自己的欲望,将兴趣从感官推向思维,形成自觉兴趣,最终发展成能兑现价值的志趣,才会获得真正的成长。
我的一位特别喜欢美食,最喜欢满大街发掘美食店的好朋友,现在成为了一个美食公众号的编辑,天天的工作就是将好吃的店推送给读者,真正将“吃货”变成了自己的职业,也算是做到了兴趣与职业相结合,每天还工作的非常开心。
博多•费舍尔也在《实现财务自由》一书中写到:解决缺钱的最有效办法就是,把你的爱好融入你的事业,用你的爱好去赚钱。
3、投资自己,能力变现
古典老师在《你的生命有什么可能》一书中就写到了:自由=能力-欲望。
当你赚钱的能力还不够的时候,你的欲望越大,你的消费就越高,你的自由就会越少。一个人想要获得自由,只有两个路径:要不让你的能力越来越高,要不降低你的欲望。最好的策略是将欲望常年控制在一个恰当的维度,持续的提升你的能力,你的自由,才会越来越大。
在年轻的时候,我们能适当的控制自己的欲望,把有限的金钱投资到提升自己的能力上来,你将会在未来的生活中受益匪浅。
最开始讲到的为了父亲治病的20万愁到不行的读者,就跟我分享:“如果我能把这么多年买买买用掉的钱,用来买书看,开阔眼界或者是积累理财经验,甚至去学一项对工作有所帮助的技能,我现在肯定不会如此后悔。”
年轻的时候,一定要分清楚消费和投资的区别。投资自己并不是说在双11的时买一堆书,或者付费订阅了一堆在线课程,却几乎没有去翻看,也没有认认真真的听完一个课。
这样的话本质上还是消费,最多能升级一下叫“知识消费”。
真正的投资自己的,是在清晰目标,分析自己的能力框架的基础上,针对需要提升的能力制定合理的计划;盘点自己的资源,将资源分配到目标实现和能力提升的各个环节上来。
毕淑敏曾在一篇文章中写道:诚然,这世界没有人永远年轻,正因为如此我们才要对人生采取审慎和认真的态度。
在消费主义盛行的今天,只有保持对自己,对世界和金钱的运行规律有真正的认识,才能过上更好的人生。
最后祝大家理性消费,买得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