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之前聊了快速阅读、主题阅读的方法,但是,怕你跑偏、以为这就是阅读的目的,我觉得有必要回过头来、聊聊阅读的目的。
什么是读书/学习?
很多人看到这个题目,会觉得好笑:学习就是学知识啊,连小孩子都知道。
再详细一点:看书、听课、做笔记、考试……这些都是“学习”嘛!
我们把这些细节抽象一点:学习就是知道很多道理、方法和技巧。
对吗?
顺着这个逻辑,你可以发现:很多书本、课程都是以“让你知道很多道理、方法和技巧”为目标,来为你传授知识的;当你发现自己的进步太慢、不如隔壁老王学得快,怎么办?
没关系,还有“高效阅读/学习法”,帮助你更快、更多地掌握知识点。
学得快、忘得快怎么办?没关系,不是还有高效做笔记的方法嘛?
……
以上这些想法,你是不是很熟悉?
我们做任何事情,都是带着目的去的。目的不同,使用的方法就会出现天壤之别。
比如,当一个学生最大的目的、就是为了应付考试的时候,他会为了追求“快速记忆”、而放弃独立思考的机会。
同样的:当很多人以为读书/学习的目的、就是不断的“积累知识”的时候,他们就会追求更快、更多、更高效的方法,炫耀自己“又读完了一本书”。
但“知识”不是金钱,如果不能理解和运用,你积累再多、也只能成为大脑的包袱。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说自己“听过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我们为什么读书/学习?
有人说“读书是为了更好的生活”,也有人说“读书就是为了赚钱,赚到钱才有好的生活”......OK,这里暂时不讨论一些比较虚的东西,毕竟“生活质量”和“赚钱”,需要靠多方面的因素来实现。
今天,我们就针对“阅读”本身来聊一聊吧!
对于这个问题,我比较赞同彭小六的说法:阅读的目的,不是要读完很多书、记住很多书,而是把原来不懂的东西搞懂,让原本纠结的问题豁然开朗,不再迷茫、不再被套路,成为一个独立思考的人。
所以,我们前面几篇文章分享的快速阅读、主题阅读的方法,它们都不是阅读的全部。
什么概念啊、流程啊……这些都只是阅读的工具和手段。
阅读没那么复杂,就俩字——理解。
当你理解了书中的观点,ok,恭喜你,真正读完了一本书。
那么,如何才能真正理解一本书的内容呢?
在一次分享中,我接触到一个观点,如下图所示:
简单来说:学习不仅仅是知识的积累,还在于刻意练习。
甚至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练习大于学习。
那么,要练到什么程度呢?
练到“知行合一”的程度。
我练车练了很久,因为理解慢。
尽管教练教的东西我都记得,但到了自己开车的时候,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
考科目二的时候,我甚至因为过于紧张、每次进项目的时候车身都是歪着的,这在无形当中为我增加了很多难度。
但是,当我发现自己快要压黄线的时候,我却早已知道该怎么做——因为,我在练车场犯过的每一个小差错、都浮现在脑海里,所以考试的时候我总是能化险为夷,最后顺利通关,成为当天考试最快及格的人。
这就是练习的结果。
我们看别人开车,看到车轮快压右边的黄线、而对方却浑然不觉的时候,恨不得冲上去说:“方向盘往左打死啊!”
但是,当我们自己坐在驾驶座、再听见旁边的教练冲我们这么一吼,我想有很多人都会跟我一样懵逼吧?
“打死?把谁打死?”
当别人教给你一个知识点的时候,你还仅仅停留在“知道”的阶段;而当这个知识点被你拿到生活中去、不断运用、不断练习、不断纠错,那么,它才算真正被你掌握了。
今天这篇文章,是我对之前几篇文章的一个反思。
前段时间,我们分享了很多快速阅读、主题阅读的方法,但是,怕你跑偏、以为这就是阅读的目的,我觉得有必要回过头来、聊聊阅读的目的。
既然学习的目的是“刻意练习”,那么,阅读的目的是什么呢?
两个字:理解。
要理解一本书,最好的方法不是把它“背下来”,而是“用起来”。
下一篇文章,我们再聊聊这个话题——如何把一本书“用起来”?
那就是:深度阅读。
21天主题写作: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