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北京的夏天相对比较舒服,据说是近几年高温天数最少的一个夏天,王睿奇家的空调好像买的多余了。话也不能这么说啊,天气特别热的那几天,他们就会把空调打开,那感觉和没有空调差别还是挺大的。
一个不太炎热的夏天就这样悄然溜走了,凉爽的秋天如约而至。对于已经两年没有回湖西的王睿奇来说,他这次格外盼望十一假期的到来。之前他已经和一平商量好了,这次要带着橙子回老家,让爷爷奶奶看一眼许久未见的孙女儿。这次回湖西一平倒没有太大的意见,毕竟他们都已经很久没有回去过了,老人也都想念孩子,所以十一之前,他们就开始准备这次旅行了。这一次回湖西,夏雨会与他们一起同行,只不过这次回去,夏雨已怀有身孕,并且刚嫁为人妇,湖西老家的亲人对他们的到来更是满怀期待。
前段时间,夏雨忽然传出怀孕的消息,她和建华结婚的事儿自然也就提到了日程上。老王家对于平日里话不多,又特别爱笑的未来女婿康建华,全家人都很喜欢,更何况他还做得一手好菜,并且在家里又特别勤快,你说这样的男人,谁能不爱呢?所以夏雨一传出怀孕的消息,全家人觉着他和康建华结婚那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两家对孩子的婚事都没有任何意见,接下来也就是走个流程的事儿了。于是在8月初,夏雨和建华两个人到了湖西,带着事先商量好的两万块钱彩礼来提亲。本来按照王睿奇的意思,让父母象征性的留点儿彩礼就行,把其余的钱再退给夏雨,毕竟小两口以后过日子,需要用钱的地方多着呢。但冯秀珍却有不同意见,说两万块钱彩礼本来就不多,自己把闺女养这么大远嫁到河北,就当这些钱给自己留着养老了。之前那两个闺女出嫁时,老王家都把彩礼钱给买成了嫁妆,此外为了让婆家人瞧得起自家闺女,老王家也尽其所能为孩子添了些钱办嫁妆。以老王家的经济情况,虽然无法做到让闺女们风风光光出门,但普通人家有的,他家一个也没少。现在最小的闺女不在身边,再加上他们平时租房生活在北京,嫁妆方面应该也不用准备什么了。本来夏雨两口子就没打算让冯秀珍退回彩礼,所以彩礼退不退的对他们定亲没有任何影响。到了老家之后,按照湖西那边的规矩,老王家安排夏雨小两口给血缘关系比较近的三家叔叔买了礼物送过去,并邀请他们第二天来家里一起吃个饭。吃过定亲饭,俩人的婚事就算板上钉钉了。
之后二人又回到建华的老家,按照当地的风俗办了一场婚礼。由于湖西在山东的西南角,而建华的老家又在河北的北端,两地相隔甚远,再加上冯秀珍又有晕车的毛病,所以他们举办婚礼的当天,王永才两口子并没有到现场,而是委托自己的大儿子王睿奇,代表全家去为一对新人献上祝福。王睿奇没车,从北京过去也不方便,再说如果就去他一个人的话,也显着娘家不够重视,所以他提前跟自己的好朋友杨东雨和傅佑中打了招呼,让杨东雨开车,拉着他们在婚礼当天跑一趟。这二人可以说是他在北京最好的朋友了,由他们一起陪同代表娘家人自然也算是理所当然。
在婚礼当天,王睿奇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妹夫家竟然没有安排账房,这可和湖西当地区别太大了,难道这儿都是提前随礼了?虽然心里非常疑惑,但他也不好意思问人家这事儿。等夏雨小两口回到北京,再次到自己家做客时,他就忍不住把心里的疑问提了出来。康建华听到大舅哥的疑问后,笑着回答他,“在隆化当地,不但结婚这样的喜事儿不用随礼,就连生孩子、吊孝等所有的事儿都不用随礼。大家都不随礼,其实和随礼是一样的”。呵,王睿奇这下算是长了知识了,在这之前,他还从来没想过这世界上还有地方不用随礼的。想想也是,所谓随礼,类似于在银行办理零存整取。平日里随礼,主家都有账簿,等日后还礼时,基本也是按照当初的数目还。但在山东孔夫子的家乡,大家把随礼这事儿看作一个人或者家庭是否有足够社会地位的标识,来的人多,上的礼多,主家有面儿。这无形中也助长了不少家庭的攀比之风,就比如王睿奇结婚时,就亲眼看到他娘冯秀珍给大闺女、二闺女暗中塞钱,让他们多上些礼,这样账面上好看,也让邻居们知道女婿家大方,这样两边都有面子。唉,你说这又何必呢。所谓礼仪之邦的这些个礼数,和隆化这个偏僻的地方比起来,倒显着有些多此一举了。任何时候,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还是简单一些好。
最小的老闺女也找到了自己的归宿,王永才两口子在孩子们身上的心也算落下了大半。现在唯一需要操心的,就是那个已经离了婚,独自带着孩子生活的二儿子王睿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