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看了一则标题关于《摆渡人》的公众号推送,点进去一片空白。一片空白,表达作者对这部电影的感受。然后,评论区炸了。不写一个字就带来高活跃度,作者真会玩。
平心而论,这128分钟里的每一个画面都很漂亮。演员长得好,演技又好——这里说的是演员,不是xx明星。场景绚丽,像极了时尚杂志推出的圣诞特辑,掀起你的购物欲。背景音乐每一首都挺好听,邋里邋遢的陈奕迅还是那么治愈系。而《灌篮高手》主题曲响起的那一刻,脑海里闪过童年的回忆。
可是,看起来每个人、每个道具都很用心,怎么就不好看呢?
思考半天,得出一个结论:
我愿意刷2小时微博,听2小时歌,看2小时明星照片,但花钱去电影院干这些事儿就没那么自在。因为聊天会被鄙视,玩手机让人不齿,上厕所还很麻烦。
张嘉佳可能是微博上最会写故事的人之一。简短而破碎的文字能给人感动,因为人天然有想像力,这也是诗歌伟大的原因。但想要用若干个140字的微博故事撑起一部电影,还是缺少有力量的内核。过于夸张的角色设计、用力过度的情感宣泄,让本该痛哭流涕的青春和爱情,成了擤过鼻涕的餐巾纸:只给你一秒钟的释放快感。这快感给1分还是10分,取决于你病得多重。
微博最大的特点就是短平快,一条微博从出现到消失只给你0.5秒的反应时间。《摆渡人》也一样有个特点。场景和故事都转换得飞快,刚有一点小感动、小激动就切了。少看几十分钟,没什么妨碍。
好了,最后来个结尾。
《摆渡人》像一个玻璃瓶,热闹,但经不起推敲。如果你曾经历足够丰满的故事,那就尽情回忆吧,梁朝伟的旁白是很好的助燃剂。但如果你是个没有故事的男/女同学,那记得多带点爆米花。当然,你完全可以选择不看。
PS:说了这么多废话,竟然没有剧透。真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