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读塔奇曼《写作10则》,深有感触。
塔奇曼是美国广受大众欢迎的历史作家,其作品被费正清赞誉为“迷人”。她将自己多年的写作经验汇成一本《历史的技艺》,既是自我技能的总结,也是对写作者的一种建议与传授。
我今天对她书中的【读者】和【故事】做简要分析:
【读者】
她说:“读者地位至关重要,是一半的作者”。我感同身受。
去年第一次尝试写小说,我很希望有人读后给我提建议,那时就厚着脸皮发到家庭群,没想到二哥看后,对我指点很多,从人物性格、情景设置、故事安排等都给我一一找不足,让我很感动。
对于一个初学者,太需要他人把阅读体验诉诸作者了,因为我写出来的小说不知道是否受欢迎,有没有观众,大家是不是喜欢。通过二哥所讲,我立马改进写作思路,我的第一部小说《情归何处》共第72章,终于脱稿。发在简书有的阅读200多,有的只有几个。但这并不影响我的写作热情,什么事都要先投石问路,对吧!
今年3-4月,我又开始试写脑洞故事《芳魂》和小说《我是你的谁》,阅读量上千和几百的都有,我发现在简书上写长篇小说不现实,很多人都不愿意追剧。现在流行一种快餐文化,大家都喜欢短、平、快的文字,或者干货类文章,最易被大家所接受。
那如何建立读者思维?
如果你不考虑读者感受,写出来的文章也没人看,我把自己的写作感受或者为什么小说写不下去的原因写出来,阅读量还真不少。究其原因,大家都在写作路上迷茫和彷徨过,最需要看到别人是怎么走出来的,想找到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那么你始终站在读者角度想问题,他们才能从你文中找到答案,长期被关注是很正常的一件事。
再者,作者只有站在读者角度写文章,便于读者阅读理解。读者站在作者立场解读作品时,更容易理解作品的深刻内涵,而不是浮于表面,流于形式。双方在写与读时能达到心灵的契合,这应该是叫共鸣吧!
塔奇曼说:读者与作者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就像蛋糕,它存在的理由就在于被人吃掉。所以,首先要打动读者。
想要打动读者,就要有读者思维,就像刘润老师所讲,心里要时刻装着“你”,而不是我,要站在读者角度去写作。不能表达欲太强烈,变成了发泄。
所以,写作和读者阅读时的换位思考非常重要,也是决定一部作品能否拥有持久生命力的关键。
【故事】
鱼老师说:写故事,也是最能体现一个人写作能力的。如果你连故事都能写好,干货类型的文章,基本上就是轻而易举。
这年头,你想跟别人讲道理,基本上不愿意听,搞不好还要说全是鸡汤。但是你换一种方式,跟对方说,我们来讲个故事吧,就引人入胜很多,而且不会遭人排斥。
记得在99关打卡中,凡鱼老师要求写故事,我都以家人为例,先写自己身边熟悉的人和事,只有把他们的日常生活写得让人看了可亲、可信能打动人,说明你写故事才算成功。
母亲是我笔下的情感专家,每次写她老人家,不管是时间管理,还是绘画技艺,她都能给我一种全新的感受。每完成一篇,读给她老人家听,她都笑呵呵地笑谈:写得真像!
其中享时光一篇文章发表后,读给母亲听,竟让她老人家泪湿眼眶,她没想到另一种爱的表达式,让儿时的我很受伤。
2019年1月5日发表在 毣枂公众号《享·时光:原来我所有的不快乐,只为引起你的注意》
2019年3月5日发表在文字小驿公众号《我爱我家,老爸老妈你们辛苦了!》 作者:眉尾旋
2019年5月22日发表在书报文摘公众号《倾听,是对他人最高级的尊重》
以上这些都是我从熟悉的人写起,把生活中发生的一个个小故事对我的触动写出来,就形成了一篇情感故事文。
《故事思维》的作者认为说故事永远胜于讲道理。讲好一个故事,可以赋予冰冷的数据和残酷的事实以温情,可以触及人内心柔软所在。但幸运的是,说故事并非与生俱来的天赋,我们也可以通过后天学习掌握,了解其中关窍所在,你便可以迅速掌控全局。
其实故事无处不在,只要你善于捕捉每一件小事,都可以生发出一个有意义的故事,别人的一句话,也可以无限延申编织一个故事,一棵树也可以赋予它生命,让它动起来,就有了灵性,当你内心有了表达的欲望,一个故事雏形也就在你心里完成了。
写故事时候,一开始写不好,不要着急,因为很正常。你只要简单的把故事描述清楚,把你要讲的表达出来,这个故事,就有了。你放心,你其实不是不会写故事,你只是不会润色这个故事。
听鱼老师的:先学,后仿,再个性。肯定不会差,怎么样,和我一起练起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