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欣有得:
国史大纲颇为受用的观点太多,试举两例:
1,“或武乙之暴雷震死于河、渭之间,殆如周昭王之南征而不复也。”
武乙被暴雷震死,初读便有疑惑。
宾四先生的这番解读,将武乙之死与周昭王之死对比起来,认为这是商人对君王征伐异族而死的保全面子的说法。
这一下便令我豁然开朗,此还算浅显。
2、“鲁乃周室东方封建最亲、最主要之国家,故申、许、郑三国乃假托其名义。【观于平王东迁后,鲁国采取不理态度,知以前决不主张立平王也。】晋文侯凯觎黄河西岸之土地,乃起兵杀携王,自为兼并。平王德其杀雠,而无力索还故土,立於申乃暂局,於是东迁洛邑……及平王东迁,以弑父嫌疑,不为正义所归队,而周室为天下共主之威信亦扫地以尽……凡拥护平王诸国,如许、申、郑、晋、秦、犬戎等,皆别有野心,形成一非正义之集团,为东方诸侯所不齿。因此周室东迁后,政令亦骤然解体。”
平王东迁后周王室便逐渐失去天下共主的地位,若单以实力来解释王室衰落的原因还未免有些浅薄,而这一段话则解释了钱穆先生对于王室中衰的看法,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