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了小红书有人推荐的韩剧《朴夏京的旅行记》,关于旅行。先看了两集。
开头是这样的:19世纪末,法国出现了一股流浪者潮,他们放弃了工作,家庭,甚至迷失了自我,因为他们沉迷于旅行,这种病态被称为流浪症,病态旅游和漫游症。在欧洲像瘟疫一样传播,那些逃离家园的人被称为“疯狂的漫游者”。确实是疯狂驱使了这些旅行吗?还是害怕在生活中失去理智?他们为什么离开了?
他们为什么离开了?我为什么离开了?这个问题我也不止一次问过自己!是对诗和远方的向往,还是对现实生活的逃避?没有确切答案,或者说答案不是单一的,杂糅在一起的,或者每次内心的答案又有所不同。
我喜欢坐火车旅行,喜欢那种现实于现实之间的过渡,现在与未来的间隙,已知与未知的缓冲,所以呢,飞机的时间太短,是无法完成这个过程的。也许坐火车只是习惯了这种出行方式,也许住的离火车站近,不用去机场那么复杂,也许是性价比高,也许是躲在舒适区,用习惯的方式最简单最方便最安全最少动脑。但想来想去,就想出了更多解释,有时解释是对自己的交待,有时是要对别人解说,想的太多,反而忘了初衷。
去年去大理旅居了一个月,这是第一次旅居。为什么要去另一个地方生活?
想去另一个时空找寻真正的自我?现实中我们扮演者各种角色,入戏太深,会忘了自己到底是谁,到底想要怎样的生活。想去一个新的地方,卸下身上所有的标签,没有人认识我是谁,不管有多少经历,有多少成就,有多少失败,在新的空间,我就是个新的人,没人在乎你是谁,彼此都一样。想断舍离,让生活简单在简单,把生活逼到绝境,看看自己对极简生活的接受程度。
除以上也不得不承认:是对现实生活的逃避,生活常常是一地鸡毛,内心会慌乱,会迷茫,会失望,会窒息。但去大理想清楚一件事,如果内心不安定,走到哪里都没用,其实我们是住在自己的内心。
一年的时间,自己真的也是成长了,心境也开阔了,所以现在想出去,想法就很简单,闲着也是闲着,出去看看,随心所欲,随遇而安,不做太多准备和攻略,极简出行,物品简单,脑袋也简单点,想多了,累:)还有也可以偶尔坐个飞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