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前给出学习任务,但是可能是以前没有这种上课习惯,或者仅仅只是展示了学习目标,后续没有对学习目标展开达成的方法和检测的措施,学生对学习目标不感兴趣,只是看看。
接着展示我课前准备好的发酵实验,并提出问题:瓶内有什么现象?气球变大的原因是什么?里面是什么气体?瓶内液体是否发生什么变化?并在班上现场重新制作了一瓶,留待观察,坐前排的学生很认真观察,大概在15分钟后,开始产生较多的气泡,并把气球撑大,摸下瓶壁是热乎乎的,说明产生了能量。总结:酵母菌无氧分解葡萄糖时是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以及少量能量(部分班级纠正)。这个阶段充分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很积极参与。但是基本是我在问,我又忘了,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发酵瓶提出他们自己内心的疑问,然后引导学生互助回答,学习效果应该更好!
然后就着这一实验提出疑问:人类利用酵母菌制作了哪些食品?面包馒头会松软的原因是什么?如果制作面包馒头时不加入酵母菌会怎样?制作面包馒头时是否产生酒精?为什么吃面包馒头的时候闻不到酒味? 其实这一过程最好让学生自己回去做馒头面包,但学生课外作业较多,很难实现,如果学生课外做过面包馒头,讨论起来更激烈。
在学习食品腐败的原因时,大部分学生能回答是由细菌真菌引起的。那如何防腐呢?防腐的原理是什么呢?可能到这个时间段学生已经听觉疲劳了,部分学生走神了,我还是讲得太多了,应该留时间让他们去看书思考提问。
由于快下课了,细菌真菌和与疾病防治和环境保护的关系只能带过,没时间展开,所幸这不是这节课的重难点。
这样的一节课,其实可以不需要PPT的。使用了PPT,又被PPT所限制,变成教师的一言谈,也不能充分展开对学生有意义的学习。尽管最近看了较多可见的学习的理论知识,但要改变旧有的教学思维,还是挺不知所措的,然后就又变成自己固有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