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ri,我,40岁—— 一位预备文艺女中年。
曾经是预备文艺女青年,做了妈妈后,就一直无暇顾及转正。
十几年过去,人到中年,越来越清晰的认识到一个事实:文艺青年吧,有些时候是病,生个孩子就治好了——甚至能把一个文艺女青年直接打造成一位亲子教育工作者——我放弃成为正式的文艺人士,放弃转正,打算一直预备下去。
Emma,我女儿,14岁,性格温和,热爱生活,热爱美,热爱动物。
偶尔也有小小叛逆——多数时候笑眯眯,懒洋洋——是个享受自得其乐的娃。
和Emma彼此陪伴,一路长到今天。
这个过程中,我们有很多很多的记忆:衣、食、住、行、思、乐……等等,生活是最好的道场,也是我们所做所行的终极目标。
这个过程中,我们也有了很多很多的记录: 有文字,有图片,有影像——有些伙伴一直陪着我们,通过这些一起感受那些经历,陪着她长大,陪着我五味陈杂。
不,我并没有养出一个“别人家的孩子”。
Emma再普通不过,很多闪光点,同时一身小毛病——她和许许多多孩子一样,超级可爱,也超级会气人,特别美好,也常常令人无语——她只是自然而然的长成了她的样子,爱这个世界的纷纷拥拥,也拥有接受来自世界的爱的敏感雷达。
那么,为什么要开启这个小小的专栏呢?
因为,我一直在思考,我们的教育最终究竟去向的方向在哪里??
为了让孩子更加优秀?更加卓越?更加耀眼?
我想,那些固然很好,可并不是教育的终极目标。
让孩子在生活中感知到源源不断、细水长流的被爱,慢慢长大,慢慢习得一路感知的爱,再去爱这个世界,那么,无论他成为什么样子,也许都是Ta爱这个世界最好的状态。
从Emma幼儿期,我开始接触心理学。
可以说,心理学让我越来越接近我想要的父母的样子——这个过程是漫长的,也是瞬变的,是模糊的,也是清晰的。
我也越来越感知到,真正的教育的“节点”,往往就深藏在生活里的难以觉察的细处——如果我们缺少觉察,就很容易做错,或者错过。
包括我自己,我在不断的学习如何做父母,即使现在比之前的自己已经稳定很多,也仍然会在陪伴孩子的很多时候,事后才觉察自己需要调整值得庆幸的部分。
所以,我选择把这部分记录下来。
这就是《豌豆家的妈妈》专栏的缘来。
在记录的同时,梳理自己,总结后分享给一同在路上的为人父母者。
这一路会发生什么,记录什么,分享什么……我也难以预料。
衣、食、住、行、思、乐……可能有很深的探索,也可能是浅浅的自言自语;可能是精彩的分享,也可能是漫漫的流水账;可能是情绪起伏后的剖析,也可能淡淡的平白记录。
让我的笔听从生活的指引,随心而行。
而每一篇文字,都等着你来看到它们,或舒怀一笑,或沉默思索。
抛砖引玉,一周一会。
让我们在养育孩子这条路上能够探索到更深的部分,收获更深的喜悦,以及更幸福的彼此。
《豌豆家的妈妈》,来吧,我们启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