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夫,29岁,魁梧夯实。因为他天生全盲,父母毫不迟疑地赶紧要了个二胎,万千宠爱都施加在那个弟弟身上,养成了他的好逸恶劳,嗜赌成性,终致债台高筑,被债主堵在家中。
王大夫向来勤勉上进,推拿技术一流,于上世纪末遍地流金的深圳,赚到了人生第一桶金。
他默默遵循着这个世界的丛林法则,从不怨天怼地,反而觉得是自己拖累了父母,尽管父母对他毫无关爱。可以说是典型的讨好型人格。
父母与孩子从小建立的关系,会影响孩子长大后的交流方式,并影响其生存姿态。
讨好型人格的主要特征是隐藏自己的情绪、害怕冲突,压制需求。他们怕被拒绝,内在价值感较低。
言语中经常透露出“这都是我的错”,“我想让你开心”等话语,行为过于友善,习惯道歉。
那个一无长处、游手好闲、被称为“活老鬼”的弟弟,嫌弃他是盲人,婚宴上不想坐个瞎子,又贪婪地想要礼金,便在“适当”的时机通知了他。王大夫受不了屈辱,本想给5000,过度自尊竟让他咬牙翻了两番,汇了两万过去。
他傻傻地用钱“报复”伤害者,似乎钱就是夺回尊严的唯一武器。
第一次弟弟的债主上门,王大夫的父母噤若寒蝉,毫不吱声,他强装镇静,争取下半个月的时间。
出得门来,却恼恨自己:“如果不是因为自己的眼睛,父母说什么也不会再生这个弟弟;即使生,也不会把他当作纨绔子弟来娇养。说一千,道一万,还是自己作了孽。这个债必须由他来还,也是命里注定。”
弟弟一直关机,后来联系弟媳,才知道他们去黄山玩儿了,正在看电影。
“你怎么就不愁呢?欠了那么多的钱!”
“愁什么?我欠他的,又不是他欠我的。”
“你就不怕他们对父母亲动刀子?!”
“他动就是了。烦不了那么多。多大事?才几个钱?谁会为了这几个钱动刀子?”
半个月倏忽即逝,王大夫预支了一万工资,加上积蓄,凑够两万五,充满胆怯地赶到家,却听见一屋子人在热热闹闹地看咣丁咣当的功夫片。弟弟像客人一样,悠哉乐哉地在等他这个冤大头回来还钱。
王大夫狠抽了弟弟一记耳光,把他支走,进得厨房,把钱扔进冰箱,摸出两只冰块,嘎嘣嘎嘣地咀嚼,他觉得自己已经不是人了。
他脱去上衣,提着菜刀,在那些“规矩人”面前朝胸口用力划了两道。
血可真热呀,像亲人的抚摸。
29年了,他的爸爸还从来没有抱过他。
他最后把刀架在自己的脖子上,问:“够了没有?!”
直到客厅里流的血已经有点吓人了,债主才走。
王大夫在发疯之后又立马沮丧羞愧。他从小就是个好孩子,好学生,老师们都这么说。
“儿子不是这样的!儿子对不起你们!”王大夫摸索着攥住了父母的手,这是第一次接触到爸爸的肌肤,顿时泪如泉涌,像喷薄而出的血。
在医院缝了116针,胸前的皮肤像一堆破布,好疼。
医生因为他是残疾人,给报了警,盘问动机,他说:“我的血想哭。”
再次返回家,听到弟弟在沙发上躺着啃苹果,他从冰箱拿了钱,他还要去工作。
那两万五千块钱贴在王大夫的小肚子上。一阵钻心的冷。砭人肌肤。
钱可真凉啊。
刚下楼就听见屋里吵起来了,弟弟的嗓门真大,隔着两层楼都能清清楚楚地听见弟弟的控诉。弟弟是这样控诉他不公平的命运的:
“你们为什么不让我瞎?!我要是个瞎子,我就能自食其力了!!!”
这是一个从未在阳光下呈现的故事。
除了王大夫,推拿店的小孔、小马、沙复明、张宗其、都红、张一光、金嫣和泰来,都各有各的曲折,平凡亦壮美,扣人心弦。
感谢毕飞宇老师倾力呈现出这部非凡脱俗的大器之作。细腻饱满的生花妙笔,让我们无比接近地看到了这群盲人推拿大夫,在急剧发展的都市丛林中,如何艰辛奋斗,捍卫梦想与尊严。
在没有光的所在,也要好好活啊。
盲目讨好会迷失人生方向,永远不要讨厌、怨恨任何人,负面情绪的堆积,内耗的是自己,对别人没有任何影响;专注当下,把每一分钟、每一份能量都用在有价值的事上;远离总爱吸你血的人。
每个人内心都有一个幼儿园,住着各种各样的小孩,害怕这,害怕那,但最应该害怕的是生命从来没有燃烧过。
"I would rather be whole than good ."
我们要做一个大写的、完整的人。
活得自在随意点吧,要经常对自己说,又不是能活一千年一万年。
本文为“但行前路无问西东”即“公子世无双456”(姜丹)原创,如若喜欢,转载请注明出处,感谢(^_^)。欢迎点赞、收藏、评论指教、转发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