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秋天,我们一起“观沧海”

来到海边,是很多年前的秋天,想找一找碣石山,睹一睹曹孟德“东临碣石”的风采,那个征讨乌桓大胜而归的英雄,在这里,207年的秋天,迎着秋风,诵《步出夏门行》的康与慨。

《步出夏门行》是乐府组诗,如果不看前面的序曲“艳”,第一章便是《观沧海》,压轴的是《龟虽寿》,是不是发出了一声惊叹,那个秋天,那个属于曹操的秋天,实在太豪迈了。

有的人也许要说,整个三国都是属于曹操的,更不用提远征乌桓胜利凯旋时,一边吟诵“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一边感叹“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那个秋天了。

这可是秋天,如果说“秋风萧瑟洪波涌起”还行,可是曹操却把“树木丛生百草丰茂”写到了前面,秋风也就只能算一个衬托英雄的背景,他和汹涌澎湃的波涛,只是为了让日月星辰更为壮观一点。

无怪乎喜欢曹操的朋友都说,三国有了曹操才有了气象万千,建安风骨在曹操手中才显得包罗万象,论雄才大略整个三国,能比一比的也只有卧龙诸葛吧。

站在碣石山上,有整个秋天做背景,眼前是苍茫辽阔的大海,远处有山岛竦峙,近处是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吹着落叶,传来“萧瑟”的声响,洪波向上涌起,制造了壮观的场面。

任谁也不会想到,日月星辰都在大海里面了,好像一闪而过,又好像是忽隐忽现,不过当我们吟诵出来,似乎也能拥有曹操的体验了,整个大海都是自己啊,自己也就成了大海。

于是《冬十月》和《土不同》接撞而来,我一直都没有想明白的是,既然是秋天的组诗,就应该把他们和《龟虽寿》连接起来,组成对那个秋天最好的咏叹,但是啊,曹操太超乎想象了。

《观沧海》还在写秋天,接下来的《冬十月》和《土不同》就回到冬天,而《龟虽寿》没有了季节,他更像是一个寓言,一个只有曹操自己才真正明白的生命寓言。

我相信这是站在秋天的一组遥盼,其实我们应该回过头,认认真真看一看序曲“艳”,在这里曹操有很明确的暗示,一切都是207年的秋天,这个时候五十多岁的曹操,依然是壮志凌云,依然要“老骥伏枥”。

应该是“易中天品三国时”,里面有对这首诗非常精彩的演绎,把这首诗和刚刚过去五年的官渡之战,还有一年后发生的赤壁之战连在一起,整个历史就波澜壮阔了,曹操的“烈士暮年”笔成了一个悲壮的寓言。

陈寿的《三国志》和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在写到这里的时候,据说都是忍不住发出一声赞叹的,正史和演绎完全不同,打开《三国演义》,你会发现曹操最精彩的这个秋天,就是蜻蜓点水一笔带过,太可惜了!

其实,我最喜欢的还是建安风骨里的曹操,《步出夏门行》可是这里面的扛鼎之作,而《观沧海》应该算作扛鼎中的扛鼎吧,就在那个秋天,波涛汹涌中,有一个英雄沧海横流处,涵养了天地之间!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