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常听到各种各样的新闻:
- 中国的制造业已经在衰退,将被成本更低的东南亚彻底取代
- 中国拥有全世界最多的具备基本角度程度的制造业从业者,这个规模是无法被取代的
- 摔倒老人无人敢扶起,好事者称这个社会非常冷漠,只能培养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 大凉山火灾致20名救火队员牺牲,西昌市民组织了几条街为其送行,好事者称这个国家的人民值得尊敬。
伴随着以上新闻依次占据头条,大众的情绪也掀起了一次次的高潮,好像每一方的观点都难以被反驳,但有一个问题一直没有答案:
中国到底发生了什么?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们拥有几十万亿的GDP总量,我们拥有十几个超级大城市(人口超千万),我们拥有世界上最大的钢产量、高铁网络和高速公路网络...
上面的评价都是事实,可是这些宏观的表达意味着什么?与我个人有什么关系?这个世界发生的事情用上面的方式就说得清楚吗?
我觉得不够,我们还要更多,我们要具体,我们要还原到真实场景中,这本《变量》是何帆老师准备花30年的时间记录剧变中的中国,这是第一本。
我们知道了所有的宏观数据,依然不知道这个世界发生了什么,希望何帆老师带着我们认知更中国的中国。
Note:
变量:看见中国社会小趋势
何帆
9个想法
◆ 历史感
为全世界紧张,可事实上,那些不过是你的关注圈。
是的,股价是跌了不少,但他们以前也没有从股市里赚过钱。他们本不应有什么焦虑,可是,他们比谁都要焦虑。
你认为在“朋友圈”里刷屏的文章,可能在另一个圈子里根本就没有人看。你不了解的圈子,可能其人数和影响力远远超乎你的想象。
◆ 5个变量
哎呀
越来越多的人会明白靠个人奋斗改变命运这种信念是经济高速增长时期才能有的奢侈。
◆ 群众路线
中国至少有两个独特的优势。
第一个优势可以称为“工程师红利”。是的,中国的非熟练劳动力的工资已经越来越高,很多劳动力密集型企业纷纷搬到越南、孟加拉国等劳动力更便宜的地方去了,但我们还有大量廉价、优质的工程师。1997—1998年,中国遭遇了东亚金融危机,为了应对经济危机带来的就业压力,中国开始了大学扩招。尽管这场大学扩招被一部分学者认为稍显混乱,萝卜快了不洗泥,大学教育的质量并没有跟上,但好处在于,从数量上看,中国培养了大批理工科人才,而且是被严重低估的理工科人才。
20世纪80年代一度有“搞原子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之类的言论,脑力劳动者和体力劳动者的收入倒挂。20年后,博士的工资又比不上保姆的工资了。与美国和其他国家不一样,在中国的技能和教育的竞赛中,教育难能可贵地跑赢了技能,这是中国独有的“工程师红利”。
第二个优势是中国具有巨大的“市场红利”。有很多先进的技术,最终只能落地到中国,因为只有中国才有足够大的市场,只有中国才能够让这些新技术商业化。
◆ 企业必死,生态永存
所有的公司都难逃一死,所有的城市都近乎不朽。
凯文·凯利有一句话说得很好:所有的公司都难逃一死,所有的城市都近乎不朽。原因是企业总想成为帝国,而城市是一个开放的生命体。
◆ 谁是东莞人?
这就形成了东莞的独特格局:东莞不设县,是一个只有市和镇两级建制的特殊的地级市。
◆ DNA Café
我们其实是用高颜值的下午茶帮助企业‘微团建’。
◆ 街角咖啡馆
眼眶湿润的一句。
老板娘凑过去看,发现从北京来的孩子纸上画的是植物大战僵尸,而在阿那亚长大的孩子画的是蓝天大海。
◆ 点评
★★★★☆
人们对当前时代的看法,总是习惯于跟随:
跟随权威的观点,权威被打下神坛后,继续跟随另一个权威;
可是,作为历史的经历者,何不自己看看这个聚变的世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