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的核心思想我想可以概括出一句话: 我们的非理性远超过我们的理性,也超过了我们自己的想象,因为我们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是理性的。所以我们要正视自己的非理性,避免自己做一些愚蠢的事情
实验中反映出的一个核心的内容:
先入为主(预期)对人的影响很深,所有实验都是先通过一定的手段让人们形成预期,然后再看之后人们的表现
下面是我的一些摘抄,以及自己对于每一章节的理解的概括。
## 第一章 相对论的真想: 为什么我们喜欢比较和攀比?
总结: 我们所有的判断,我们幸福感的获得都是通过比较的,我们没办法一下子评估一个东西的绝对价值。
@人们很少做不加对比的选择,我们的心里并没有一个“内部价值计量器”,告诉我们某种物品真正的价值是多少。相反,我们关注的是这种物品有其他物品的相对优劣,以此来估算其价值。
@我们甚至都不知道该如何生活,直到亲戚或者朋友有一天让我们恍然大悟,原来他们过的日子正是我想要的
@尽管人们一般不会点菜单上最贵的菜,但是他们很可能点第二贵的
@人脑思维的束缚: 我们总是靠观察周围的事物以确定彼此的关系
@我们不但喜欢拿事物与事物作比较,还喜欢把容易比较的事物集中作比较避免把不容易比较的事物作比较。如果我们想要突出A,就找一个-A,既要跟A相似,又要比A差
@人心不足蛇吞象!
## 第二章 供求关系的失衡: 为什么珍珠物价?
总结: 价格并不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而是由锚定、任意一致、羊群效应、自我羊群效应等心理因素共同决定的,或者说是由“我们对过去价格的记忆”以及“我们想保持价格一直的欲望”共同决定的。
@要让人们渴望做一件事情,只需要让做这件事情的机会难以获得即可。
@锚定: 我们一旦以某一价格买了某一个产品,我们也就为这一价格所锚定。
@任意的一致是指,尽管最初的价格(就如同萨尔瓦多黑珍珠的价格)是任意的,但一旦这些价格在我们头脑中确立,它们就能塑造我们目前和未来的价格理念。
@说到底,我们也是一群幼鹅。(会跟着第一眼看到的活动物体走)
@我们的初次决定会对我们后续相当长时间里面的决定产生共振效应。
@羊群效应: 基于其他人的行为来推断事物的好坏,并决定我们是否效仿。
@自我羊群效应: 基于之前自己的行为来做判断。
@星巴克不遗余力的营造一种与众不同的体验,这种不同如此之大以至于让我们不再用邓肯甜甜圈店的咖啡价格做锚。
@做一切事情都要进行自我训练,质疑自己一再重复的行为。
@首次决定非常重要,我们必须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不经审视的生活不值得过”——苏格拉底
@我们对价格变化的敏感度是由两个因素决定的:“我们对过去价格的记忆”“我们想与过去保持一致的欲望”
## 第三章 免费的代价: 为什么赠品反而让我们花费更多?
总结: 免费有着巨大的魔力,吸引我们乱消费,而这种魔力来源于我们对损失的惧怕。
@“零”不仅仅是一个价格,它更能唤起热烈的情绪,它的能量比0.00001大好几倍
@多数的交易都有有利和不利的一面,免费使我们忽略了不利的一面
@我认为,免费的威力来源于人类天生的惧怕损失
@想让顾客盈门,拿出点免费的东西,想增加销售?拿出一点免费的商品
## 第四章 社会规范的成本:为什么我们白干活高兴,干活赚钱反而不高兴?
总结: 我们生活在“社会规范”和“市场规范”里面,两个规范一旦冲突,市场规范必然胜出而且很难再回到社会规范。要想生活美好,就要好好维护社会规范。
@我们同时生活在两个不同的世界里面:其中一个世界由社会规范主导;另一个世界由市场规范主导。市场规范就是钱的交易;社会规范就是互相帮助。
@千万不能把社会规范和市场规范混为一谈!
@人们为事业会比为金钱更加努力。
@一旦市场规范进入,社会规范马上退出!
@礼品属于社会规范,钱属于市场规范!
@小礼品也能把我们保持在社会规范的范畴里,脱离市场规范!
@因为联想到金钱,所以使用“薪金”造句的一组人不容易选择求助
@使用“薪金”造句的一帮人更加显示出市场规范的特点: 他们更加的自私同时更加的自立,他们想有更多的时间独处,他们更愿意挑选单打独斗的工作而非团队合作的工作,而且他们选座时也会选择远离那些被告知将来是同事的人
@不要向你的约会伴侣提钱~~~
@一旦社会规范与市场规范发生碰撞,社会规范会立即退出。同时,社会规范很难重建。一旦这朵盛开的玫瑰从枝头跌落——一旦社会规范被市场规范打败——它很难再发挥效力
@如果你需要社会规范,你可以去找寻,但是你记住,无论何时何地都必须保持它
@能够激励我们的还有其他很多种形式的社会奖赏——他们不怎么经常被公司所用——那就是鼓励,社会性的鼓励和荣誉上的鼓励
@你预料谁能工作的更努力?对公司更忠诚?——是得到1000美元现金的那个?还是得到礼物的那一个?
## 第五章 性兴奋的影响:为什么热烈比我们想的还热?
@我们所有人,不论有多“善良”,都会低估激情对我们的影响
## 第六章 拖沓的恶习与自我控制:为什么我们信誓旦旦的事情却总是做不到
总结: 1. 外界强制是治疗拖沓最好的,但是人不会成长。2. 自己设定期限经过训练之后也可以有良好的效果。3. 可以把要做的事情简化,会对减少拖沓有好的帮助。
@实验表明,第一,学生们都有拖沓的习惯;第二,严格限制他们的自由(设置每篇论文的上交时间)是治疗拖沓最有效的手段。但最大的启示在于,只要给学生们一种工具让他们自己设定期限,就可以帮助他们获得较好的成绩。
@最好的方法是,给人以自设底线的机会,选择他们喜欢的行动路径,这种做法可能不如强制性规定那么有效,但是它能够帮助我们把自己推向正确的方向。
@简化是天才的表现之一。
## 第七章 所有权的个性:为什么我们会依恋自己拥有的一切?
总结: 1. 我们对于损失有强烈的恐惧,所以我们对自己拥有的东西迷恋到不能自拔。2. 我们看了广告、试用什么的之后会产生“虚拟所有权”
@我们人性中有三大非理性怪癖
@第一个怪癖: 正如我们在篮球票实验中看到的,我们对自己拥有的东西迷恋到不能自拔
@第二个怪癖: 我们总是把注意力集中到我们会失去什么而不是会得到什么
@我们对于损失有种强烈的恐惧
@第三种怪癖: 我们总是假定别人看待交易的方式跟我们一样
@我们在某种事物上面投入的劳动越多,感情就越深
@我们在实际拥有所有权之前就对某物产生了拥有的感觉,这个叫做虚拟所有权
@“虚拟所有权”是广告作用的动因
@“试用”的魅力在于极强的唤起了你的“虚拟所有权”
@用“非拥有心态”看待每一个交易(特别是大笔的),把自己和感兴趣的物件拉开距离。对世间万物,尽量待之以平常心。
## 第八章 多种选择的困境:为什么我们希望所有的门都开着?
总结: 我们惧怕损失掉任何一个机会,所以会摇摆不定,我们要取得成就的阻碍不是我们没有选择,而是我们选择太多。
@我们为了一些不一定重要的事情疲于奔命,却忘记了在真正重要的事情上面下功夫。
@一般来说,在明确目标的指引下,我们都会努力追求最大程度的满足。
@一想到可能的损失他们就无法忍受,就会尽一切努力,不让可选择的任何门关上。
@给自己设置一个内在警钟,在一些重要的门即将关上时提醒我们,难道不是很有好处吗?
## 第九章 预期的效应:为什么我们可以心想事成?
总结: 预期可以很大程度的影响我们的判断,而当预期形成“成见”,那对我们的影响就更加的大了
@你直截了当的告诉人们某种东西可能味道不好,结果十有八九他们会跟着你走,他们之所以这样不是因为体验,而是因为预期
@器皿的档次提升了,咖啡的味道也随之提升
@提前改变我们的预期,可以有效的影响我们的判断
@预期可以形成成见,成见,说到底,是人们用来预测体验,对信息分类的一种方式。
@即使完全消灭固有观念和现有认识是不可能的,但起码我们可以承认人人都存在偏见,有了这样的共识,我们就可以接受,冲突的解决一般都需要中立的第三方来制定法则
## 第十章 价格的魔力:为什么我们喜欢买贵的东西?
总结: 预期让改变我们的决定
@总得来说,有两种方法可以形成预期,使安慰疗法和安慰剂起作用。其一是信念——我们对某种药品、某个手术或者有关人员的信任。其二是条件反射。
## 第十一章 人性的弱点:为什么我们不诚实?
总结: 不诚实是大多数人都有的,但大多数人不会“非常不诚实”; 诚实是种品德,人们诚实主要不是因为利弊; 誓词或圣经对减少人们不诚实有很大作用。
@如果有何适当的机会,很多平日里诚实的人也会作弊。多数人都会作弊,但作弊的程度不高。
@即使没有任何风险,他们在作弊的道路上也不会走的太远。
@“大自然在为社会创造人类的同时,赋予它两种本质的欲望,一种是取悦他的同类,一种是不愿意得罪他的同类。大自然教导他对同类的幸福感到愉悦,对同类的不幸感到痛苦”——亚当斯密
@既然人们把“成本-收益”法则应用到诚实的行为,也同样会应用到不诚实的行为。(作者不认同亚当斯密的观点,不觉得人们做诚实的事情只是为了这样会有好处)
@诚实是某种更伟大的东西,它在几乎任何一种社会里面都被认为是高尚的美德。
@我们的确看重诚实,但是我们内心的诚实尺度只有在考虑重大越轨行为时才被激活。
@誓言——口头的、书面的——是对执业者行为自律的提醒,同时演化出一系列必须遵守的规则,让他们按照高级职业的要求担负起应尽的责任。
@实验清楚表明,回想誓词和规则只有在受到诱惑时,或者就在诱惑之前那一刻才有效
## 第十二章 企业的特权:为什么现金可以阻止我们作弊?
总结: 离现金一步之遥的作弊更容易发生; 减少的办法是尽量把那些非现金的内容跟现金关联起来。
@拿别人一罐可乐很容易,但是拿等值的现金就很难。(拿现金让人们觉得这是在偷窃)
@离现金一步之遥的作弊最容易发生。
@我们很擅长把自己细微的不诚实想法和做法合理化,所以我们很难清楚的确定非金钱事物对作弊的影响。
@象征货币不仅能给人们的某些道德约束“松绑”,还能使相当一部分人松绑的相当彻底,竟然到了肆意作弊、毫无顾忌的程度。
@人类不诚实的底线:所谓的“好人”——那些讲道德并自认为有操守的人们所不想逾越的不诚实的底线。
@如果一个人习惯与非现金货币打交道,让他理解诚实就非常的难
@事实上你看看1美元纸笔,他的设计就让人联想到一份契约
@我们可以把办公橱柜里面的每个东西都标上价格
## 第十三章 啤酒与免费午餐:什么是行为经济学,哪里有免费午餐?
总结: 本章其实是对于整本书的一个总结“本书每一个章节都描述了影响我们行为的一种力量(情绪、相对论、社会规范等),这些力量对我们的行为施加了巨大的影响,我们的自然本性却使我们大大低估了这些影响。”
@实验参与者他必须选一种和别人不一样的——可能是要显示自己有主见
@实验表明,有些时候人们愿意牺牲消费快感来突出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
@人们选择食品和饮料有两个目标:一个是获得消费快感;另一个是希望在朋友心中留下自己正面的人格特质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