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抹中国红,醉了几千年

 自古以来人们都爱对颜色赋予意义,但从来没有一种颜色能像“红”这样雅俗共赏。它是紫禁城的宫墙,又是百姓嫁娶的衣裳。红的大气与包容,正是我们兼收并蓄、有容乃大的民族性,也成为代表中国的红。

图片发自简书App

  每至春寒料峭的时节,南方的木棉花就已次第开放。笔直的树杆上立着一朵朵大红的木棉。绽放的木棉,带着那种光彩夺目的红,仿佛整个春天的红色都装在这里了,仿佛生命的希望就蕴含在这样的红里。

图片发自简书App
              红之喜气


  过年的传说里,“年”是一种害怕红色的怪兽,总在腊月三十来村庄捣乱。于是聪明的先民们发明了贴红纸、点红灯来吓它,以度过一个安静吉祥的年。慢慢地,人们就会在快过年时贴大红福字、春联,挂上大红灯笼,穿上大红衣裳,摆满花花绿绿的糖果。就是常说的“红红火火过大年”。红色已有喜庆、吉祥和避邪的意义。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不管是红色的军装还是红色的校服。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不管是朱门红墙,还是红柜木箱。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抑或是孩子的肚兜到学生的红领巾。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从红色的喜字到传统的中国婚礼。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从佩玉流苏到寿服寿桃。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深闺的头绳到古时随身的香囊。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从旧日铭刻着权力的印泥到飘扬在天安门广场的国旗。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过年过节悬挂的灯笼到家家户户张贴的春联、倒福和窗花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从压岁红包到除旧迎新的爆竹,中国红就这样深深嵌入到我们生活的角角落落里。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它意味着平安、吉庆、喜庆、福禄、康寿...及我们能想到的所有美好的事情。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同样的,红色作为传统中国的图腾象征,也逐渐被国外接受并喜爱。尤其是以灰白黑为主流的时尚圈,中国红元素也慢慢被设计师接受,并融合到设计作品之中。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中国元素也在逐渐走上国际舞台,向世界阐述着传统中华之美。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氤氲着古色古香的中国红,横贯千年而不衰。与青花、水墨一道,构成了中国传统的靓丽风景。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中国红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或遥于天边,或匿于生活。相信它将同古老的中国文明和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一样,代代继承、发扬下去。同中国人民一道,向世界展示中华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