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国演义》中提到曹操,首先让我们想到的就是曹操的奸诈形象。为什么一提到曹操,人们会有如此反应呢?在小说一开始就有写曹操小时候不务正业,又不满叔父管束,于是就用欺诈的手段挑拨父亲和叔叔的关系,只为了达到自己放荡的意图。这固然表现了他不择手段恶毒狡猾的一面,但同时也表现了他他具有政治家的资质,这也注定他的未来是不平凡的。
当曹操擒住张辽之后,张辽不肯投降,曹操大怒要杀了张辽,经刘备、关羽等苦苦求情,他听了之后又马上掷剑换上一副笑脸说:“我亦知文远忠义,故戏之耳”,并亲自给张辽松了绑,还解衣衣之,延之上坐。这就是曹操,正是这种“奸诈”使得他成功收获一名大将。由此看来曹操的奸诈何尝不是一种大度和不计前嫌。
但同时,曹操对自己手下又并非十分信任,小说中多次表现他的多疑。他总是认为别人要谋害他,睡觉都要编出个“梦中杀人”的事来保护自己,无论对待什么事情都会多留个心眼。“鸡肋”之事引发的血案也不必多言。自然对于敌方他更不信任,反倒因此被诸葛亮戏耍,落得个“草船借箭”的笑话。
曹操的狂妄自大又是他另一个缺点。在“煮酒论英雄”时,刘备被一个响雷吓的筷子都掉了,曹操认为他胆小如鼠,结果对他放松了警戒,酿成大错放虎归山;在第50回“诸葛亮智算华容,关云长义释曹操”中十面埋伏落荒时竟然仰天长笑,笑话周瑜和诸葛亮的智慧不过如此。从这些事件中都可以看到曹操的狂妄,认为别人都不如自己,轻视对手,才会造成自己的失败。
然而曹操虽未能成大业,但至少是三国中最有成就的那一个。他自然也有优点。他唯才是举,有宽大的胸怀与长远的眼光。在《三国演义》中,曹操之所以能雄视中原,除了曹操自身“胆智才略”外,更重要的是有一批忠实而又智勇的团队。曹操知人善任,把一大批有才智之人并入他的集团,使他们各施其能,各尽其才,为以后成就曹操的政治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也为他逐鹿北方的大业提供最大的可能。
曹操,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高一十二
陈伊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