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看《无双》的时候,并没有抱太大期望,以为是一个水准以上的普通港片,没想到完全出乎意料,这片子居然是套在港片套子里的大悬疑片,可以算是2018年度给我带来最大惊喜的一部电影。所以,决定写一篇长文深度解析一番。
首先从故事层面解析,本片最后的反转,看似简单,其实留了很多疑点给我们。
疑点1:到底有没有“画家”这个人?
可能有很多朋友会说,片子最后不是交待的很清楚了吗?“画家”就是郭富城饰演的李问啊,这还有什么可疑问的?
没错,从表层逻辑来看,电影最后确实很明确的告诉我们周润发饰演的“画家”这个人物是“李问”根据警察司机的形象编造出来的。
但是这仅仅是表层而已,如果我们深挖一下你会发现,如果“画家”或者说类似于“画家”之类的人物从头到尾都不存在,一直都只有李问,那么会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
第一个不合理的地方是香港警察在审讯李问的时候,为什么一直问李问“画家”在哪里?而不是直接问他是不是“画家”?从电影里可以看出,在李问编故事之前,警察们基本上都已经认定李问不是“画家”,“画家”其实另有其人,这是为什么?
第二个不合理的地方是电影的最后,真的“阮文”看到李问的照片时回忆的那段:李问那时还是一个毛头小子,根本没有资格追求阮文。鑫叔知道李问喜欢阮文,对李问说:“有了钱,什么女人得不到?”。从鑫叔那时的口气来看,李问当时应该只是一个小伙计。从电影前面的讲述来看,我们知道了做假钞其实非常的困难,需要有资金和大量的资源支持,试问李问一个小伙计,如果没有人带入行,最后怎么能做到这行的大佬的?
所以,根据以上两点来看,比较合理的逻辑是“画家”这个人物之前是存在过的。他也许真的像李问编的故事里那样家里三代都是做假钞的,他类似于李问师傅的角色,发掘了李问,把李问带入行。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一开始警察不认为李问就是“画家”,因为“画家”出道的时间比较早,在江湖上早就有点小名气了,警察根据年龄判断李问应该不是“画家”。
那么这个“画家”去哪儿了?我觉得比较合理的解释是死了,死在“将军”那里,那场大战有可能就像李问故事里说的那样,“画家”带他们一群人去报仇,李问这个时候可能是起了异心,借机除掉了“画家”,之后就取而代之,自己成了“画家”。
因为如果“画家”死在那里,是非常完美的死法,不会有人查这个案件,即使去查了,也很难在那么多尸体里找到“画家”。
可能有朋友会说,在后面反转的画面里,在那场大战里中、以及大战之前,李问有很多开枪的镜头,貌似大哥的样子。我觉得这个跟有“画家”这个人不矛盾,李问可以是这个team的二把手。
疑点2:阮文真的只是曾经的邻居而已?
这点比第一点更可疑,同样也是有几处非常不合理。
第一处不合理,就是最后女警官告诉阮文破案了,阮文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虽然艺术家会比一般人超脱一些,但是这毕竟是关乎自己生命的事情。当时被绑架的是阮文和未婚夫两个人,为什么未婚夫被当场打死,而阮文却活下来了?如果阮文真的什么都不知道,她会不好奇?作为凶杀现场唯一的证人,阮文好像从来没有告诉过警察她听到了一些什么对话,这个证人也当得太不称职了吧,毕竟这么大个案件,证人一点有效信息都不提供?虽然是蒙着眼睛的,其他感知应该还有的吧,多多少少能提供一些线索吧。
又回到之前那个疑点,为什么警察会认为当时是有“画家”这个人存在的,比较合理的解释是阮文给了假口供,她说当时现场可能有类似“画家”这样的一个人物存在。
第二处不合理,秀清假扮阮文去香港帮李问出狱,而真阮文恰巧就不在香港。假阮文还动用了真阮文的社会关系来救李问。这个要说是巧合,也太巧了吧?如果这个时候阮文在开画展,或者在其他公开的媒体上出现,不是就穿帮了吗?如果没有很大的把握,秀清敢在警察眼皮子底下假扮吗?
所以比较合理的解释是,阮文认识李问,关系也许还不一般,不一定是恋人关系,但是阮文是知道李问喜欢自己的。也许阮文就是上文我们猜测的曾经真实存在过的那个“画家”的女儿,她知道这个圈子里的一切,但是她爸爸不允许她踏入这个圈子,不允许她跟李问在一起,所以她一直都是“干干净净的”。当酒店的案子发生后,她知道是李问干的,但是她隐瞒了。后面秀清要去救李问的时候,也跟阮文联系过,阮文不想自己亲自出面,但是也帮了一点忙,让自己恰好在这个时间消失,让秀清能更像自己。
疑点3:李问为什么会被抓?以及他真的死了吗?
从电影的表面逻辑来看,李问被抓是因为秀清设计陷害,让他在泰国被抓。最后秀清又是因为得不到李问的真爱,就制造了爆炸,和李问同死。如果当成爱情片来看,这样理解也是可以的,表面逻辑是成立的。但是我忍不住想考虑一下其他的可能性。
首先,秀清为什么要设计让李问被抓?
解释一:秀清不想李问回香港去找阮文,怕李问被香港警察抓。如果是这个原因,后面李问还是逃不过被香港警方审讯的下场,看来逻辑是立不住的。
解释二:秀清气李问一直爱阮文,因爱生恨,所以让李问被抓,这样李问就不能找阮文了。如果是这样的话,后面李问一封信过来,秀清就马上原谅他了,是不是有点牵强?即便到这里勉强还合逻辑,继续往下走,秀清和李问怎么能在审讯的时候配合的这么天衣无缝?仅凭李问在狱中寄给秀清的一封信吗?其实我们可以看到李问写信的时候还没有收到香港警方要审讯的他的消息,他是怎么未卜先知写下这封信的?而且还能准确的预知真的阮文这时正好不在香港?
以下是我觉得比较合理的解释:
被抓其实是李问自己设计的,因为在酒店的枪战中没有“画家”的尸体,警方必不甘心,加上酒店枪战中李问杀了女警官的男朋友,女警官于公于私都不会放过他。李问想要彻底的脱离这个案件,安稳的过日子,只有一个办法:“死”!而且要“死”在警察面前。所以李问使出了一套连环计,先用苦肉计进监狱,在进监狱之前,他就知道香港警方一定会审讯他,他跟秀清排演过如何在警察面前演戏,当然他也会告诉秀清怎么联络真的阮文,我们前文已经推测过,真的阮文其实跟李问关系匪浅,会帮李问一把。因此在审讯时,李问和秀清情深戏真,轻松了骗过了警方。但是这只是第一层骗,这个骗局其实很容易被揭穿,因为不可能抓到他所谓的“画家”,那么他的嫌疑一直都在。如果就这样悄悄的逃走,李问以后还是没有好日子过的。所以,李问卖了一个明显破绽,他画的“画家”画像是警队的司机,如果他真的要画,完全可以画一个跟警队没有关系的人,以他的记忆力,随便画一个之前见过的路人完全不成问题。之所以画警队的人,就是想让警察更快的发现之前的这个骗局,为的是后面的第二层骗。
第二层骗比第一层更巧妙,李问利用了秀清做替身不甘心的情绪,让女警官相信秀清是因爱生恨引爆了炸弹。其中有个重要的道具就是在狱中画给秀清的那幅画,聪明的女警官会脑补出所有的情节,比如秀清是谁,秀清怎么就变成了阮文,秀清为什么最后要杀了李问也杀了自己。这样从感情逻辑上都非常说得通。这样华丽丽的死在警方面前,李问也好,“画家”也好,秀清也好,都死的透透的了,这个案子也完全的结束了,这样以后再也不会有人来追捕或者追杀他了。作为一个犯罪天才,李问完全有能力设计出来这样的骗局,在警方眼皮子底下“死”掉,然后悄悄逃走。是不是很巧妙?
可能有朋友会说,警察会验尸的呀。别忘了,李问是一个做假专家,而且他特别注重证据和细节。之前有一个细节,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女警官一直让李问喝点东西,然后就把李问喝过水的杯子拿去做酒店枪击案的假证物。李问和秀清都非常明确的指出过,警方的证物都是做假的。因为李问非常在意证物,他离开酒店之前肯定都处理过,不会留下指纹口水等证物。同样,在这个爆炸现场,李问也同样可以处理很漂亮,留下足够让警方认定他已经死亡的证据。
如果本文中我指出了几个疑点,不管哪一个疑点,如果按我的逻辑走,这部电影都可以拍衍生电影了。疑点1和2成立,可以拍前传,拍真“画家”的故事,或者拍李问和真阮文的故事。疑点3成立可以拍续集,李问可以改头换面,变成其“张问、王问”什么的。所以电影是给了我们比较开放的故事,像我这种逻辑狗,可以朝逻辑的方向去思考。而爱看情感故事的人,同样也能在电影中得到满足。表层逻辑中的感情关系还是很有看点的,呈现出生物链状虐恋,每个人在爱情中都得不到好结局,很悲情,很文艺。
好了,关于这部电影中的故事层面,今天就先分析到这里。下篇再来聊一下这部电影的演员、画面、叙事手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