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到大,我都不是别人口中开了挂的孩子。相反,我是听着别人家孩子的故事长大的。
父母会说:“看看XX,多听话”,老师会说:“看看XX,考的多棒”,身边的女同学也在讲:“快看,XX真帅”。当时,心里充满了羡慕,但嘴上从不这么说,而是带着怨气对那些主人公予以抨击,有时过于嫉妒,还会反击说这些话的人,“人家好,让人家去当你儿子吧”,这时候父母便会不再说什么,当时的我很开心,这个套路也是百试不爽。
如今回想过去,再看看周边的小孩,仍在被比较,学习、特长、甚至是长的怎么样,都要比一比,分个高下。对此,我很不理解,我们的人生,需要跟别人比较么,我们有自己的路,有自己成长的方式,干嘛比来比去呢,累不累,烦不烦。
一直以来,我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
可直到最近,我才发现,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有时候,并不那么完美。
一同班同学,跟我同姓,因为学校的晚会有了些交集。他是那种放在人群里平凡到不能再平凡的人,再加上平时很低调,大学四年,我才发现还有这么个人,想想也是搞笑。整个晚会出了很多状况,同时也让我重新认识了他:当我们对宣传海报一筹莫展的时候,他轻描淡写地揽了下来;当几个人熬了通宵还没做出PPT策划时,他两个晚上交出精美的结果;当拍摄人员紧急因病来不了时,他又出现了,在晚会现场咔咔地按着快门。每次有问题,他总是出现并完美解决,到最后,所有人都对他钦佩不已。更令人惊叹的事他还开了自己的摄影工作室,每年有几万的收入。
此时的我脑子是一片空白的,十几年过去了,又听到周围的人开始说别人怎样怎样了。说实话,很烦很气,但这次不是为了别人所感,而是为自己。
当你沉浸在自己的生命里的时候,根本看不到别人到底有多优秀。
我们都知道,这个世界所有的事情都是相对的,有了相对速度,才有快慢之分,有了相对摩擦,这个世界才能运转,同样有了相对比较,你才能知道现在的自己有几斤几两。
小时候的自我观念中,比较是一个令人失望的行为,所以我们会疏远它,谁不想被表扬,被称赞呢。长大后,我们潜意识中就会避免跟人比较,输了会有挫败感,输了很没面子,然后我们就选择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心安理得地把自我摆在首位,自己的人生靠自己掌握,跟别人没有半毛钱关系。殊不知,这样的观念会紧紧地束缚住我们的生活,限制我们的成长,清朝闭关锁国,所以被打的很惨,同样地,不去和那些牛人比一比,你永远也不知道自己有多垃圾,所幸我们在这场较量中不会像清朝一样翻不了身,它给我们的是一种警示,一次洗礼,跟肉体无关,却深及心灵。而我,想和那些开了挂的人们比一比,渴望一次次打击,一次次心灵的侮辱能带给我一点点的信念坚持下去,积累。打击,再积累,再打击,再积累......循环往复,为开挂做足准备!
每个人从骨子里都希望自己拥有一个开挂的人生,这点我深信不疑。但往往,会在自我的世界里迷失自己,我们要做的,很简单,走出来,看看别人在干什么,再想想自己应该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