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和大家分享一部电影,《摔跤吧!爸爸》
这部电影讲述的是一个父亲为了训练两个女儿成为女子摔跤手,为印度夺取金牌的故事。影片中,父亲哈维亚是名职业摔跤手,也是一个对于摔跤有着特殊执念的人,他一直都想要生一个男孩子来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事与愿违,她老婆生了四胎都是女儿。
有一天他的两个女儿“闯祸”了,在力量比较悬殊下、打赢了两个男孩子;在别人看来这是一件坏事,却令马哈维亚激动不已,他意外发现了女儿摔跤的天赋。他决心打破世俗观念,用一年的时间把两个女儿训练成为职业摔跤选手,同时,培养孩子把握自己命运的能力。
在这场人生的赛事中,父亲为了让两个女儿学习摔跤,不在乎身边人的冷言冷语,让女儿们不再吃辛辣和刺激性食物,不惜减掉她们的头发,不怕辛苦为她们搭建摔跤的场地;不惜辛苦为女儿申请补助金,在没有申请成功后再想别的办法,几经周折,途中遇到的困难重重,父亲依然不惧所有,相信女儿会为自己的国家印度拿到冠军,印度的国歌将会唱响世界!
其中让人印象深刻的情节,是父亲和训练员这两位“教练”之间的对决!
在观影过程中,我仔细聆听并记录学校“教练”和爸爸分别对吉塔说的话。
教练说:不要输得太难看
爸爸说:你不会输
教练说:至少要拿块奖牌爸爸说:你注定是冠军
教练说:你已经领先了、注意防守
爸爸说:忘记领先,保持进攻
教练说:有些人,注定不是打国际比赛的料。爸爸说:你输掉的,是本该你赢的比赛。教练说:现在你至少可以有一块银牌了。爸爸说:赢下金牌,你将成为印度的榜样,永载史册!教练培养的姐姐,说:这里是娱乐室,可以看电视。爸爸培养的妹妹,问:训练场在哪?爸爸培养的吉塔,第一次参加比赛,挑选最强的对手;输了以后,彻夜难眠,问爸爸,我什么时候能再打?教练培养的吉塔,输了第一次国际比赛,脸上却没有丝毫沮丧,一心涂着漂亮的指甲油。电影中的教练拿到一枚铜牌就很满意了,因为那是属于他的业绩;而爸爸说即便获得了银牌,人们也会很快忘记你,只有金牌,后来人才会以你为榜样。你是想获得金牌,还是想仅仅别输的太难看?
这里的爸爸和学校的.“教练.”相比来说,爸爸才是真正的教练!作为教练有三个角色:催化剂,指南针,镜子!
1、他清楚女儿的优势是进攻、懂得因材施教(催化剂:促使被教练者立即采取行动,激发意愿提高行动,做得更好)
2、他不仅在对话中给予引导、更在于每天凌晨五点的训练(指南针:协助教练者,清晰他们的方向)
3、面对固执的女儿、爸爸和她现场比拼、结果女儿把年迈的爸爸摔在地上;并不是父亲的教练方法落后过时了,而是他老了!后面女儿输掉国际性比赛后让她明白自己的错误(镜子:反映真相和事实,反应被教练人的心态和情绪)
最后大家如果有感兴趣的话,可以看看这部电影!肯定会从中有收获的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