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中秋,放假在家。远在北京的小妹一家也回到了沈阳。
早饭吃得晚。小憩一会儿,我带着妹妹、妹夫要去东陵公园转一转。
东陵公园离家不远,我们把车停在东陵后山的一处墙口外,要环公园徒步走。因为这条路,也是我休息时常走的。走一圈,大致有7000多步。
秋高气爽,晴空万里,真是近来难得的好天气。走在公园里的林荫路上,一片片油松遮天蔽日,深绿的针叶愈发蓬勃。头顶上,嫩绿的是槐树椭圆的叶子,红叶的是红枫或黄栌,黄色或红黄的叶子是蒙古栎,层林尽染,在蓝天为底的大背景上,描抹出一幅秋的写意。
阳光透过树叶,扑簌簌地洒在地上,洒在身上,洒在脸上。抬头看时,有些晃眼。一只松鼠正在路旁的松树上忙碌着,准备越冬的食物。油松的松塔不大,当然松籽也小。松鼠上窜下跳,毛茸茸的大尾巴平衡着身体,一转眼,就从一棵树越到了另一棵树上。
东陵,准确的说应该叫福陵。和沈阳故宫、昭陵、永陵并称为“一宫三陵”,成功申报了世界文化遗产。
沈阳素有“一朝发祥地,两代帝王都”之称,一朝是清朝,两代帝王是努尔哈赤和皇太极。福陵就是清太祖努尔哈赤和孝慈高皇后叶赫那拉氏的陵寝了。因地处沈阳东郊,故俗称为东陵。
东陵背靠天柱山,前有浑河,典型的“后有靠前有照”,是一块风水宝地。据说,清朝时是不许平民百姓直接从东陵前面过路的,必须要从前陵堡摆渡过浑河南岸,过了东陵这一段才能再坐船北渡。所以,东陵这一片地方生态环境保护得特别好,都是些大树古树,史上最多时有大树三万多株。现在大树古树少多了,也就剩下了千余株。但这依然是这座城市中难得的“绿肺”。
陵寝的门票不便宜,一张票要40元。这也应该是东北经济发展理念的一个缩影。如若杭州西湖要收门票,那一年得收多少钱啊,可是市政府硬是扒掉了围墙,西湖全面开放,西湖景区虽说少了门票,但是旅游拉动的是杭州经济,实实在在地富了一方。再看我们东北的景点,完全谈不上什么旅游文化,即使能讲故事的地儿,也多是粗制滥造,缺少内涵。最可恶的是,几乎所有的景点都有一个或几个小卖部,私人承包的,又几乎无一例外地用电子小喇叭反复刮躁着“面包茶蛋火腿肠,香烟饮料矿泉水……”烦不胜烦。
东陵的陵寝里去过多次,我就不去了。妹妹俩人说是十几年没来过了,买票进去,要登一次108磴,再去看看方城。
我在陵前广场逡巡,看看华表盛露盘上的蹲兽望天犼,瞧瞧红墙的琉璃瓦和琉璃龙壁,也观察到陵前的一对石狮,补损的工艺说明了修补的年代。有类似水磨石的,应该是五、六十年代的;有修旧如旧的水泥砂浆,看似七、八十年代的;还有新修补的水泥新迹,在太阳的暴晒下,也已开裂起翘。
无意中,抬头看到陵寝的山门上,不禁惊呆了。天哪!见证奇迹的时刻到了,红墙上,蓝天下,只见一抹白云形如一条白龙,现了真身,张牙舞爪,直入陵园。急忙拿出手机,连拍带录,记录下这神奇的一刻,神奇的画面。
各位客官,快来看看,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