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工作中的觉察练习——爱自己是选择的基石

喜欢这图片,来源于网络

为了能让患者在选择外送检查项目更精准些,减少做不必要的检查,我们常常给一些患者提前做细胞形态检查。但其实,这样的提前检查是打乱了我的工作流程的,所以,我其实是不太情愿打乱我的工作流程的。

故事漩涡

上午正干着活,又接到临床医生的电话。

拿起电话,听到一个不熟悉的声音:“喂,是血液室吗?我们要给患者做骨穿,你先看看那个患者的细胞形态!”

“嗯,好吧!”

我冷冷地回答。虽然答应了,但心里很不情愿的样子。

过了一会,又接到电话。

“姐姐,元宵节快乐!”“哦,也祝你节日快乐!”“姐姐,帮我看看某患者的细胞形态,我着急做骨穿,决定外送的项目,劳烦姐姐受累提前检查一下吧!”“好啊,好啊!”

两个电话,同样的要我做检查,我的内心感受却是不一样。

为什么?

我开始反思。

第一通电话,我的内心里很多的声音:

这是谁啊?说话这么冲!我干嘛就那么应该?你是谁啊?连个称呼都没有,我凭什么就要先给你看?凭什么你打电话吩咐我,我就要听你的?

第二通电话,我的内心非常欢喜,首先我被问候节日快乐,其次,对方知道我很忙,我还有别的事情做。是的,我希望对方能够看到我也是有我的工作要做,她的要求会打乱我的工作。

第一通电话,只说了她自己的要求,没有看到我的工作。她只看到了自己的事情。

通过这样的觉察,我看到自己的需要,需要被别人看到。

跳出故事漩涡,重新选择

看到了自己的需要,我来满足自己。我有看到自己的工作,看到自己要做的事情,我可以按照我的节奏重新安排我的工作。既然我们是医生,那就要以病人的利益优先考虑。所以,我安排好自己手头的事情,在不打乱我的思路的情况下,选择尽量满足临床的要求。

另外,我也要试着看到对方的需要。临床医生每天面对病人,也有很多事情要处理,她们也有她们的节奏,也有她们的事情,我也要尊重对方的要求。

写了一堆,其实,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为病人治病。

收获

通过今天的这个事情,我看到自己的情绪,而情绪的产生,其实是我的身体在提示着我,需要爱自己,跟自己对话,做真实的自己,而对方的行为,举止,其实那是她的模式,我也要尊重对方,让她也成为她自己!

我们练习成为自己的同时,也尊重对方,并支持他也成为他自己——这才是两个人相处的最舒服的方式!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