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象1、俗语说“七坐八爬”,家长们纷纷在孩子七个月左右教孩子坐,然后再教孩子爬行。
现象2、看到我家13个月娃还在爬,邻居的爷爷奶奶不无得意的告诉大伙,我家孙子10个月就会走路了!
现象3、孩子在爬行阶段,因为天气比较冷,地板怕冻着孩子,就让TA在床上爬爬,地板上没有怎么爬。
现象4、我家孩子就是不肯爬,是TA自己不肯的,我怎么引导都没用。
现象5、下班后脑细胞都榨干了,挤上地铁终于回到家,到家第一件事情是陪孩子,给孩子玩些玩具,然后就回复手机微信等等。反正手机比孩子好玩,孩子玩他的玩具吧。
现象6、没法时时刻刻盯着家里孩子,一直要弯腰牵着走路特别累,让孩子在学步车待着,这样很安全,孩子又能学会走路。
以上的种种都是错误的!
假如孩子先坐后爬,坐可以让宝宝观察到更高的视线,更宽广的场景,而一开始要爬行得费九牛二虎之力。一开始孩子不能独坐,宝宝是腰部的力量不够,只能弯着背,对孩子脊椎发育不良,这样的做法俗称蛤蟆坐。让孩子爬之后自然坐是最好的。
等到8个月发现孩子不会爬,还是来得及弥补,但是等到10个多月都不爬,那就很难了,孩子在11个月纷纷要求扶物站立,准备走路了。
不爬行直接走路会怎样呢???
我女儿没有经过爬行就走路的,我记得非常清楚,女儿走路那段时间,后面一直要有个人护着,怕摔着后脑勺。我要非常非常小心的照看她。现在有了个二宝,这孩子之前爬了整整半年,学走路走几步会向前用手撑住身体,呈现爬行姿势,他能够保护他自己。
孩子从抬头、翻身、爬行、坐、扶物行走、独立行走、双脚起跳、单脚起跳,每个阶段都是孩子身体发育的关键时刻。孩子大脑发育是否适龄达到标准水平,我们无法扫描孩子脑电波,但是可以凭借孩子大运动的能力来判定大脑发育程度,孩子越早能控制自己的身体,意味着大脑发育得越完善。
孩子7个月后有需求了,需求没满足时,动不动就哭,一哭就抱,一直以同一种姿势抱娃,孩子抱着很舒服,就不愿意下来爬行。这也就提醒我们当妈的,除非孩子不舒服,否则今天右手抱孩子,明天左臂斜跨着抱孩子,这时候孩子刚好可以左顾右盼,从不同角度看这个世界,抱得不舒服自然会挣扎着下来,然后去争取自己想要的东西。
孩子为什么要学会爬行?我们可以看到有些孩子写作业非得歪着身体,或者本子斜着放,双腿不停的抖动好像从来没停歇过那样。
孩子会爬行必须手臂力量足够、手与腿协调一致,脚也要学会借力,会爬行说明宝宝的身体协调能力良好,肌张力得到充分的锻炼、脊柱发育良好。孩子可以从不同视角观察到自己位置的变化,TA对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已经得到实践的肯定。孩子在8个月左右会想探索周边事物,如果自己不能挪动身体去够去取货,那么只能靠哭引起关注来满足自己的需求。孩子需要在试错的过程中发展自己的能力,如果失去了尝试的机会,Ta的能力就不能得到发展,孩子终要长大,也要走向社会。爱孩子就要试着多放手,危险的地方由我们来控制,让孩子在自由环境下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