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新课程,加上新老师,便是仅有的一点不同了,而其他依然照旧,无丝毫异样。明细更熟悉并适应这里的节奏了,闲来无事的时候他会找点事儿去做,比如兼职,比如参加活动。
正如大多数人所想的,他找了一份送外卖兼职,赚的很少,但他没多在意这些。而真正一个月下来不算吃饭竟连一百五都不到,这个结果虽在他意料中但还是难以接受,辛苦一个月竟只有这么一点,虽说自己不大在意这些,但也不能如此干法,不过谁让明希是第一次干呢,不谙其中的道道弯弯,老板讲提成百分之五,不按单子数来,按价格,他也答应了下来,那便干了。中途他有想过离开,但又觉得得干过一段时间,于是他干了一个月,然后辞了。跟他一块来的那个同学还在那里,那家店生意总不红火,大概是经营不善的原因,在他离开后半月便换了老板,之后再如何倒闭或转让,他也没有再关注过。
明希反省了自己,干过一次之后才明白兼职太费时间,占用余下的时间不论,平时课程都是紧紧巴巴的赶去,赶来,这让他对此种兼职没了想法,或许之后有时间了,会再想来干,但目前他觉得自己没有足够精力,决定放弃。
大学是个激情澎湃的地方,浓浓的青春气息让人不自觉放出神采。
开学一个月,歌唱比赛,趣味运动会,垒球赛各种活动不停,明希喜欢唱歌,便报了名,他最喜欢是许巍,唱的也是他的歌,只是台上的压力让他瞬间没了状态,一首歌下来,他便知道自己八九不离十要被淘汰,结果也没有意外出现,他只是有些不甘心,但又无可奈何了。台上的人纵光鲜亮丽,但也只有那少数一位两位,自己又有什么能出彩的呢?既然没有,那便安心做你的绿叶去吧!苦嘲了一句,便也就当什么事儿没发生过,路依然陈旧。
这段时间他的精神头不错,无事便去图书馆翻翻书来看,拿了本余华的《活着》,比较有名的一本书,加上同学推荐,自己便想借来看看,馆里的藏书《活着》已经旧的卷了页,封面只见到了一半,另一半不知所踪。在馆里转的时候,无意间看到了沈从文的《边城》,他也借了回来。
但出了图书馆,性子便有些难以耐住了.
书难以看得进去,宿舍里的环境肯定是不适合的,但他懒,懒得出去为看书专门找个地方,他来借书是为“副课”找点事儿做,有些课是不用去听的,但人必须得到,所以两个小时的时间是很闲的,只是他本就是借书来打发时间的,如此来,不静下心来,书是读不出味道的。嚼蜡般读完了《活着》,再翻到《边城》,到了还书的日子,他还没读完,却也没多大耐心再去读了,便草草归还了事,图书馆,他有些烦恶了。
他的吉他已经有段时间没去练了,最开始确实有事情,慢慢一两次过后便懒得再去,对部长张亮,他很尊重,也很愧疚,但一码归一码明希已经不想再去了,但让他说退部倒是说不出的,他只想静静被遗忘,不想之后再见没有话说,他也做不到那般坦然,所以便不去,也不说白,偶尔消息也会去关注,这是他真正觉得是个部门的团体,虽然很少再弹吉他,但部门的事,他还是希望能出一份力。只是久而久之,淡了,就是淡了,尘埃重归尘埃,一切归于平静。
趣味运动会他是愿意参加的,团体活动他向来比较积极的,只是团体就要讲团体,班长王海他们宿舍去了五个,明希便不再有去的想法了,加上震生宿舍的段雄,和班长要好吗,人便齐了。最后比赛也没有去看,周末,那个时候自己已经开始追起了美剧,便没有去,比较遗憾,没能看到他们拿第一时的风采,却也就是那般样子了。
四月已过了中旬,运动会是五月初开的,田径队的训练也频繁了起来,周内晚上九点准时开训。这一学期人员便也就基本定了,没有人选择离开,虽然累点,但都不会说出来,大家都在鼓着把劲儿。运动会已近在眼前。
一段时间的训练大家各自的水平也都有了数,再去分项目便也都知道哪个该是谁的,不会去争抢,一切都在平静友好的氛围中完成。明希被分到了一千五百米跑,想报的五千因名额有限,他放弃了,刘兵和牛杰两人报的五千,明希没把握能赢他们,也就直接放弃,一万米的长跑名额也提前定好,留给明希的选择很少,便只有报了这个。只是对这种“中短跑”比赛他没抱有多少信心,他一直认为自己的长处是耐力跑而非爆发力。
尽管如此,对于将近的运动会,他还是表现出一些期待来,这是一场盛事,而且他也有上场的短暂一刻,所以尽管对自己的比赛不太有信心,他还是很期待这场盛事的到来。期待中,便也愈发投入的训练了。
和他一个宿舍的赵杰报的是短跑八百米,还有两百米跑,他的爆发力不错,如此也合他的心意;还有瞿长伟报的铅球;王宇华报的跳远;班上有两个女生参加着,王立红报的四百米,以及八百米,还有一百米跑,女生太少,所以也能报多些,吴玉蓉报的大概是一千五,明希倒是记得不大清楚了。这场运动会,明希还是比较看重的,所有人一起训练了那般长时间,总是该有些成效的吧。
所有人都是期待的。参加比赛的在期待着比赛,没有比赛的他们便期待着停课,运动会三天,停三天课,这也是最令人感到舒服的。
在明希他们看来,这才是大学该有的风范,这才是正值青春的他们所该有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