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学
刘惠敏
2023年5月24日港利小学六年级全体师生揣着满满的激情踏上了“传承长征精神”的不老山研学之旅。这次研学之旅,孩子体验了不一样的“长征精神。”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穿上红军服,站着标准的军姿,个个斗志昂扬,爬雪山、过草地、飞夺泸定桥、激战娄山关、奇袭腊子口,一个个历史事件,一个个拓展活动,老师和教官带领着“小红军”们沿着历史的印迹,重温红军长征的艰难历程,感受中国共产党百年来走过的艰辛,忆苦思甜,不忘初心!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体验真人CS、发射迫击炮、投手榴弹……这样酣畅淋漓的军事体验活动累并快乐着!随着教官一声令下,“砰砰砰砰……”的枪声响成一片,一攻一守中,每个组拧成了一股绳。孩子们时而冲锋,时而隐蔽,不断调整战略战术。小小战士们在“战斗”中大显神威,锻炼了体魄、磨炼了意志,为孩子们的人生起点注入正能量,铺就向上的人生底色!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孩子们一边人力拉犁,一边相互加油打气:慢点!犁头要插到土里慢慢往前拉!犁地要深,犁得慢才是优秀组!
犁地真费劲呀!几个人要团结协作才行!真是人勤地不懒,种地真不容易……孩子们瞬间变身小农夫,学农“解锁”乡间乐趣,感受劳动是生命中坚韧的犁铧!
“大自然是最美的‘学校’:天地是教室、万物是老师。”走进极具皖北特色的山水之间,龙泉湖碧波荡漾、水质甘甜,龙柏、雪松相托,景色秀丽,让孩子们不禁惊叹这里“山青水秀、洞奇泉灵”。
孩子们用一张白纸、几片树叶、一朵花儿,发挥无限的想象力和神奇的创造力,剪一剪、粘一粘,让花开有声、绿叶有形。孩子们走进探索与表达的广阔空间,用自己的创意谱写了一曲难忘的春末夏初之歌!
卢梭在《爱弥儿》中说过:“什么是最好的教育?最好的教育就是无所作为的教育;学生看不到教育的发生,却实实在在地影响着他们的心灵,帮助他们发挥了潜能,这才是天底下最好的教育。”教育是一场漫长的修行,这场修行当然不仅限于学校、老师,浩瀚而多彩的世界也可以作为我们的课堂!父母和老师无法代替学生的成长,走进社会与自然的实践活动,更是父母老师无法代替的体验。研学正是给了孩子们最好的实践机会,让孩子们走出校园,用足迹丈量世界,用实践探索社会。
作为综合实践育人的有效途径,研学更是承载了各项教育的重任:道德养成教育。研学旅行是有组织的集体性、探究性、实践性、综合性活动,对学生的集体主义教育、生活教育、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有着重要的作用,可以帮助学生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人做事,促进中小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社会教育。研学之旅让学生走进了社会、融入了社会,有助于学生深刻地了解社会、认识社会,感受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明确社会进步的方向,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国情教育。学生走出校门,走进乡村、走进社区、走进工厂、走进科研院所,可以更多更全面地了解国情,了解社会,感受我们伟大祖国辉煌与壮丽。增长知识、开阔眼界的同时更培养了学生的国情意识。
爱国主义教育。当学生们走进祖国名山大川,走进革命圣地,走进改革开放现场,感受到祖国的大好河山,领略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体验国家的各项伟大成就,自然无声地激发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对民族的自豪之感,从而产生强烈的爱国之心。
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当学生走进传统文化、红色文化、走进历史“现场”,自然会更加真切地感受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从内心激发对民族文化由衷的崇敬之心、敬畏之情、践行之志。
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实践能力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养成,创新精神只有在创新活动中才能培育。研学让学生动手又动脑,在动手动脑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进而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实践是最好的学习,研学是最美的相遇。世界有多大,孩子们的课堂就有多大,愿在“诗和远方”的路上永不停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