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10大技巧

移动互联网时代,很多人说没有时间看书,但也有不少人利用碎片化时间听书。相信大家随手一找,都会有许多阅读书籍技巧,但听书的技巧比较少有人写。那今天我就分享一本听书的技巧——《如何快速阅读1000本书》!


如何快速阅读1000本书.png

结合自己及身边人学习经验和书中内容,分享听书的10大技巧:

1、听有声书。这几年我们国家有声书APP很多,尤其是樊登、得到、喜玛拉雅等。对于视觉型的我,并没有买听书会员。我还是喜欢看书。

2、选择好的设备:作者讲的设备比较落后拉,在中国一台手机就可以选择N个APP,也可以连接到汽车、电视等设备上,还可以利用手机上蓝牙功能。

3、提升播放速度:我家孩子在2-3月份上网课时,就喜欢1.5倍播放速度,尤其讲书人速度慢情况下。还有一些人速度更快,所以一天可以听完1-2本书。一本书3个小时的,他拉快3倍速度,1个小时就听完。

4、进行多任务处理:很多职场人士或全职妈妈就是用到这个方法。一边做家务一边听书。一边开车一边听书、听课,我家先生就用到这个技巧,通过电台来学习家庭教育课程。

有效多任务处理的关键是把费脑的事和不费脑的事结合起来做。本质上,当你做体力事务的同时也可以使用大脑(比如听书)。

下面是一些可以和听书结合起来做的日常事务:做饭/吃饭、开车/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洗手间的时间、各种形式的锻炼/娱乐、等候时等等。

5、手头始终有几本可听的书

手头之所以要始终有几本可听的书,有两个原因:

1).日常生活中你会有不同的心情。最好能选择符合当下心情的书来听,而不是什么也不读。(如果你正在读的书和此刻的心情不符,就很有可能完全读不进去。)

2).不同类型的书符合不同的活动场景(有效多任务处理)。对于第一个原因,作者提到一个常见的例子:当人心情糟糕时,就不会想去读小说。而是需要应付自己的生活和感受,不会关心虚构类角色和问题,反而会听一些非虚构类书籍,这样感觉更舒服。

对于第一个原因,这点我深有感触,当孩子问题而导致我心情低落,我可能会看下小说或心理学书、励志的书。这样就有利于调整心情和大脑,这样很快切换回原来阅读计划。

对于第二个原因:作者认为虚构作品(特别是很复杂的小说)通常需要极度专注。因此,你听这样的书应该和不需要怎么费脑的活动结合起来(比如散步或在安静的环境中吃饭)。而那些比较刺激感官的活动(比如高峰期乘坐公共交通)最好找些简单点的非虚构类书籍看。

另外,可以自我尝试,探索最适合自己的。

如果你有不少种类的书(虚构类和非虚构类、简单的和复杂的、不同体裁的等),你可以为不同的场景选择合适的书,最大化你的阅读时间。

6、少听点音乐:作者本意是将听音乐时间放在听书上或做价值的事。相信大部分职场人士是没有多少时间去听音乐,通常在休息、娱乐时候会听些音乐。个人觉得如果听书听不下去,可以适当听下柔和或适合自己音乐。

7、做阅读记录,制定目标:可利用手机功能录下或记录要点。

做阅读记录,就是记录你读过的每一本书,包括完成的日期。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添加其他的一些详细信息(比如书有多少字、作者信息等)。

至于目标,你可以根据自己情况来制定,最好是符合SMART原则。如果你不是经常听书,可以定个短点、并能做到的目标,比如:一个月1-2本。从低做起,慢慢挑战自己。这与阅读书是一样道理的,我一年能看100本书,是用了6年时间。从不爱看书到一个月看1本,一个月看5本,最后到现在一个月看10-15本都没问题。主要先培养习惯,再从量和质做改变。有了一定阅读量为基础,质量也会提升。

8、列书单:可以按主题阅读、感兴趣、解决问题等方式去列书单。

如果你想在确定目标这件事上获得启发,我建议你列个书单。一个好书单可以匹配你的兴趣(或者助你扩展兴趣范围),应该会持续激发你的行动(“总有一天我会做到”),同时也会让你有成就感(完成每本书的阅读)。

9、培养“动力心态”
动力心态是以习惯(持续行动)和目标为工具,助力我们成长以及自我呈现。习惯和目标所产生的结果可以培养这种心态。然后,目标和行动进行自适性调整。整个过程循环往复。

“动力心态”可采用“一动二检三析”的步骤来培养:

1)动起来——你必须做些或者感知那些和你的目标相关的事。这一步每个人都会做。

2)自我检视——检视你的行动和感知。找到那些让你惊喜、进展尤其顺利或意料之外失败的事。这些事不管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只要在你的检视中出现得最多,就得成为你新的关注点。它们是习得新事物的“种子”。

3)分析和成长——这一步涉及进一步聚焦你的关注点。分析关注点的含义,总结其中规律,和自己的目标相关联,然后扩展应用。

10、乐意去读“烂”书

当你记录一段时间内读过多少本书时,那些没读完的书是不算的。而读完一本书几乎总是让人心满意足。

如果你读到一本书,看起来难懂、枯燥、让人讨厌等等,那可能正是你改变自我认知的宝贵机会。哪怕是看起来很烂的书也可能有它的价值。

如果你对这个秘笈有抵触,可以试着做下面这两件事:从外在看,筛选书更加严格。阅读应该是愉快的旅程,而非折磨。渴望广泛阅读,但也需要仔细选书,只把时间花在经典书籍上。即使特意读烂书,也会事先做好功课,看看那本所谓“极烂”的书是什么内容。

从内在看,试着重构阅读体验。如果你读书的时候总是带着“读书应该是轻松愉悦的”这一想法,那一旦超出自己预期就可能放弃。

以上是书中提到的技巧,喜欢听书的朋友,可以借鉴下或找到适合自己听书技巧!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