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接触民谣是在2010年的炙热夏天。
当时我一个人躲在凉爽的屋子里,电视机里播放着湖南卫视快乐男声的晋级赛。
一个很与众不同的声音响起:“我只不过是一个唱歌的孩子,只要能填饱我的肚子” 歌声里有些痞子气的调侃,单纯而率直。
没错,他是赵雷,那时他还24岁。从那以后我开始一首一首的听他的歌。
后来随着对民谣的热爱,我慢慢开始听陈粒、谢春花、房东的猫、陈鸿宇、李志......
每首歌在不一样的环境下都会有不同的感觉,每首歌对于每个人都会有不一样的故事。
在同里古镇我听着《南方姑娘》感受着小河的流淌,沐浴着春光,会觉得生活真美好啊。
在武汉大学我听着《借我》路过一片片琉璃瓦的建筑,一个人慢慢走过了那樱花已谢的樱花大道。
在西安的大华1935听陈鸿宇的现场,《理想三旬》、《来信》、《你只是经过》一首一首的听下来,时而站起来大声跟着唱时而坐下来静静听。
夜晚的时光静静流淌,走出创意园,感受着有风的夜。找一个小巷,吃一碗山西凉皮,喝一瓶冰峰,看着手机里录的视频,内心欢喜着雀跃着。
下班后的傍晚在公车里听着《理想》,有时会有一种无力感,觉得当下的生活很符合歌里的意境,现实很近,理想很远。
我们总是一边在现实生活里跌跌撞撞,一边仍然努力在坚持着远方的理想。
我相信所有不可自拔的喜欢,都来自于感同身受,民谣也是。
每次旅行我都离不开民谣。一个人坐火车时,在城市漫步、在乡间跋涉时,总有觉得单调、疲倦的时刻。
这时候民谣是旅行的调色盘,听着歌里的故事静静感受让旅途也变得丰盈起来。
而生活也是,工作、吃饭、睡觉,三点一线。这样朝九晚五的单一模式久了,再过坦然的心境也都会慢慢开始不安。
生活总需要一些美好事物去填充,比如插花、绘画、文字、烘培、旅行....
比如下班的夜晚去听一场小型的现场。
买一瓶饮料或者啤酒,安静地站着或坐着。听歌手用歌声去诉说生活中的故事,感受即使只是那一瞬间就会消失的感动。
不同于以往大型的音乐节现场,这里只有零星的百十来号人,却足够可以安放你凌乱不安的思绪。
最近我迷上了王宇良的歌,低吟浅唱间有着和陈叔一样的温润,每一句都像诗歌一样淡淡晕染着时光。足够温暖,足够感动。
所以杭州的现场我来了,我和几十个人一同围在这个live house里静静地听着他一曲一曲的唱。
诗意的《而寂于钟情时》
怀旧的《闻窗一如初见》
等了好久好久终于听到了最喜欢的《世间》
他偶尔会和大家互动,调侃着自己又胖了,逗笑了一拨一拨的人。
要结束前他问大家想听什么歌,有一个姑娘哽咽着说她原本约好与男友一起来听现场,可是前几天他们刚刚分手,现在她只能一个人听着春夏秋冬的你。
她说长大了才发现两个人分手有时不是因为不爱了,而是因为不适合。
最后王宇良唱起了那首《春夏秋冬的你》,一共唱了两遍,最后一遍全场大合唱,大家打开了手机的手电筒挥舞着,黑夜中星光闪闪。
这首歌真好听啊,这样的氛围让我动容,那时候真的希望时光可以停留,留住感动美好的时刻。
如果你累了,就去听一场小型现场吧!
把感动留在心间,用照片和视频留住记忆,往后再想起也会觉得温暖动容。
所以来吧
别错失掉最好的时光
所以来吧
就让音乐赶走生活的感伤
所以来吧
我已经向往甚至有点渴望
就这样唱歌也好
喝醉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