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起来,这个世界是为外向者准备的。那些喜爱并擅长交际的人,总有更多机会。
你有没有为孩子太内向而感到过困扰?
我们应该怎样引导他们,成为自己、发挥自己独特的优势?
父母眼中的内向孩子
上个月是幼儿园开学季,入园第一天,女儿班的家长们都没怎么上好班,守着微信群等老师刷最新照片。
有个妈妈把老师拍的一张照片发群里,用红圈标出她家孩子,请老师多多关照,因为“好几张照片都感觉就他自己一个人坐着,之前一直在老家带的,孩子胆子比较小”。之后,马上有几个家长说自家孩子也很腼腆,麻烦老师多让孩子和别的小朋友玩玩。
家长们对腼腆的孩子大多很焦虑,生怕自己孩子不合群。如果你是个孩子,也许会在无意间听到父母因为你的羞涩而必须向他人道歉。如果你是个家长,可能也在无意间为孩子的不善交际向他人解释致歉过。
早在1956年的畅销书《组织人》里,威廉•怀特就描述了家长和老师是怎样协力去彻底扭转那些沉默孩子的性格。“约翰尼在学校的表现不尽如人意。”怀特复述了一位母亲告诉他的故事,“老师说他在课堂上表现得很好,但是他在交际协调性上就差一些。他只会跟一两个朋友一起玩,还常常自娱自乐。”
那时家长们都乐于接受这样的干涉:“除了一部分固执的家长之外,大多数家长对于学校乐此不疲地抵制内向和其他不合群的习惯表示感激。”
外向的孩子人人爱,内向的孩子好像就需要特别去照顾,让他们努力合群。家长和学校在努力把那些沉默的学生培养成滔滔不绝的谈话者。慢慢地,等孩子们长大一点了,他们会形成一种潜意识,内向的孩子天然觉得他们应该向外向者学习,像他们那样该多好呀!他们越否定自身的特质,就越会带来更多的纠结和内耗。
这是不是家长们把自己身上的臭毛病潜移默化带给孩子呢?家长们默默地形成了一种共识,孩子们最理想的状态就是合群,沉默和喜欢独处都是不被认可的。
父母为什么会有这种行为
孩子上学的年纪越来越趋于幼龄化,上学的主要任务就是学着接受社会化。内向的孩子经常会作为问题案例的典型被挑出来。
父母们陷入上述价值体系中不能自拔,当然不能完全怪他们,他们只是在为孩子进入“真实的世界”做准备。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到申请进入大学,再到他们的第一份工作,他们都要面对同样的合群准则。
我的一个朋友小希,通过同学内推简历,去面试一家国内TOP2知识付费公司。那天小希正好去找同学吃饭,在她办公区逗留了20分钟左右。后来,小希被告知不必参加面试了。其实那天面试官就在现场,暗中观察着她,面试被拒给出的理由是“从那天来看,小希是一个内向的人”。
就这样,小希在明处,面试官在暗处,在小希还不知道对手是谁时,就被判了“死刑”。
公司通常中意那种很open、很合群的人,这才是孩子们从学校社会化出来后要面对的“真实世界”。
每个人一出生都是独一无二的
你应该早日了解到,这是人们天性中的一部分,只有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天赋和优势,才能在长板领域做出更突出的成绩。
太多的文章告诫我们成功需要作出“反人性”的努力,别人4点半起,你也要4点半起;别人练马甲线,你也练马甲线,不管你的生物钟和身体条件是否和别人一样。
你并不知道,他们坚持的动力是什么。只有找到发自内心想付出的事情,坚持才有意义。每个人一出生时,都是独一无二的,渐渐就活成了别人盗版。
而优势理论想让我们知道,想要成功,顺应自己的天性才是最省力高效的。就比如“内向”和“外向”的问题。
外向者往往会为晚宴或活动带来活力,会在你讲笑话时哈哈大笑。他们讲话时经常不假思索就脱口而出,他们更喜欢诉说而非倾听,很少会有语塞的情况出现,偶尔也会讲话不经过大脑。
内向者有自己先天的优势,他们在处理问题时,步调更缓慢而且更具有目的性。他们更喜欢在一段时间内致力于一件事,以此来保持更加专注的状态。这类人往往在面对金钱和名利的诱惑时表现得相对淡泊。
那些榜上有名的、最有领导手段的总裁都是些内向者,如比尔•盖茨、扎克伯格。
天赋没有优劣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张同道历时10年做了一部纪录片《零零后》,以2006年之后出生的十多名小人儿为主线,长期跟踪、记录、拍摄,镜头伴随着他们从幼儿园进入小学、中学。
幼儿园里,有个小女孩,一直是一个特立独行的存在,她不和别人说话,总是独来独往,倒也悠然自得。
“我觉得你应该有一个好朋友。”
“我喜欢单独玩儿”,“我觉得一个人玩的挺好的”。”她说。一字一顿。
很多人对纪录片中这个孩子和园长关于是否应该有朋友的争论印象深刻。
女孩口中说出的话,让我们有种感觉:她不会被轻易说服,哪怕前来劝说的人是出自园长或其他权威。虽然安静内向,心里却有一处“定海神针”。
她捍卫的,是内向和独处的权利。
负责的园长担忧她成为社会人后,会在生存和社会协作上面出现问题。她妈妈倒是不觉得孩子这样有什么问题,因为平时她和孩子爸爸都是这样。
长大后的一一明白了团体的意义,有了自己的朋友,还是喜欢享受一个人独处的时光,思辨能力突出。
人们有一种自然而然、反复出现,可被高效利用的思维模式、感受或行为,被称为“天赋”。所以,每个人都有天赋,它没有优劣,只有不同。天赋乘以投入便形成了优势。
你首先要深入地了解自己的天赋,才能有方向性地规划和提升自己。
内向孩子的五大优势
优势之一
内向的人拥有丰富的内心生活
内向的孩子渴望了解自己和自己身边的人,他们想弄明白,人的行为动机是什么。他们是观察者,留心其他孩子的举动。由于内心的思想和感受是他们反应的基准,所以他们不大容易受到同伴压力的影响。做决定时,他们以自己的价值观和标准为基础,不会随波逐流,人云亦云。
优势之二
内向的人懂得停下来品味生活
内向的人提醒我们,生活并不需要那么多花哨的物质点缀。他们步履从容,专注于生活带来的简单愉悦:一次漫步、一次穿过草坪水雾的疾跑……你需要肯定你的内向孩子这些细心生活的能力。你自己也要不时地放慢脚步,与孩子一起分享这些快乐。内向的孩子提醒我们,真正的生活就蕴含在这些片刻当中。
优势之三
内向的人热爱学习
丰富的信息是内向孩子的大脑所必需的精神营养。如果没有有趣的信息激发他们思考,他们就会感觉烦闷,开始自责,甚至变得抑郁。他们需要大量的信息输入来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和兴趣。
优势之四
内向的孩子善于创造性思维
内向的孩子是富于创造性的问题解决者。他们的想法新颖独特,不受惯有思维定势的束缚。
优势之五
内向的人擅长艺术创作
不拘一格的思维和内在性品质与创造力密切相关。
——摘自美国心理学博士马蒂·奥尔森·兰妮《内向孩子的潜在优势》
摘自<青豆书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