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经名物新证》,才知道中国北方原来也是有大象的。
大象在与人类持久争战之后败下阵来。可以说,它们在时间和空间上退却的模式,反过来即是中国人定居的扩散与强化的反映。
人与大象的“搏斗”在三条战线上展开:
第一条战线是清理土地用于农耕,从而毁坏了大象的森林栖息地。
第二条战线是农民为保护他们的庄稼免遭大象的踩踏和侵吞,与大象搏斗。
第三条战线或者是为了象牙和象鼻而猎取大象;或者是为了战争、运输或仪式所需,而设陷阱捕捉大象并加以训练。在所有的情况中,栖息地被毁是要害所在。
从柳宗元诗作看森林滥伐
书中写道,大象繁殖缓慢,通常孕育一头幼崽需要1.8年。因此,在遭受人类的屠杀而减少后,其数量短期内很难恢复。虽然大象有着独特的智慧和记忆力,但它们也不太容易适应环境的变化。
不过,它们有能力迁徙。如今的其他任何四足哺乳动物要想轻易地涉过或游过如长江中游那般规模的河流,似乎都是不可能的,从前的大象却可以做到这一点。它们的迁徙能力之强部分弥补了适应能力的不足。
关键在于,如果没有树木的遮蔽,大象就无法生存下去;树木被毁,也就意味着它们的远离。
从柳宗元的诗作《行路难》中看到环境变化的缩影。
虞衡斤斧罗千山,工命采斫杙与椽。
深林土剪十取一,百牛连鞅摧双辕。
万围千寻妨道路,东西蹶倒山火焚。
遗余毫末不见保,躏跞磵壑何当存?
群材未成质已夭,突兀崤豁空岩峦。
可见,曾经覆盖中国广大地区的古老森林被毁了。这首诗富有政治意味,其中提及的树木蹶倒,暗指朝廷才华之士的损失。然而,这种带有强烈象征效果的景象,也反映了为人熟知的生态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