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了古来稀之年,回眸半个多世纪岁月,风风雨雨、曲曲折折、好好坏坏,应验了哲学意义上的“否定之否定”,有一种懵懵懂懂、如梦初醒的感概。开始发现,“改初阶段”西方社会的这好、那好,其实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好,对自己国家的文化传统,这不行、那不行,显得要多可笑、就有多可笑。历史确实是王炸的过滤器,经过时间的沉淀,所有迷离扑朔都浮出水面。家的兴旺、国的强盛,靠外人肯定靠不住,还得靠咱们自己。
记得“改开”的初始年代,人们面对外部世界,产生了极强的视觉玄幻。只要说到是外国,那就不分青红皂白的好,就是是天上的月亮,都是我们国的不圆。每个年代的价值取向,最易呈现的,往往是物质性。那时的人穿着打扮,只要标有洋文的品牌,就会让人目光异样、顶礼膜拜。至于具体产自哪个地方、有哪些品质优势、是不是适合自己,根本无暇顾及。那时的人只要别人拥有的,我也想要拥有;别人没有的,我也要去得到。那个时候的文化艺术,几乎都被欧美的光鲜怪异引领,再不济也得是日韩港台,就连穿的裤子,裤腿也得是大喇叭的才洋盘。那个时候走在街头上,浓妆艳抹、摇头晃脑的也不少,流行的话语就做追赶时髦。如果有谁跨出国门,到外面晃荡一圈再回来,在世人眼里就是高大上的存在。那个时期的国人浅薄,就跟喝了迷魂药一般,迷迷瞪瞪没了自我,还有个别几乎没了国格、人格。
回望走过的岁月,不少的弯弯拐拐、坑坑洼洼,似乎根本避不开、绕不过,该付出的成长代价,还得乖乖的去买单。即便是那个时代的所谓天之骄子、人中龙凤,用当下眼光看来,也不过就是一知半解,自以为是。好在被麻痹迷惑、遭屈辱、打压的母国人,在痛定思痛之后,终于如睡狮醒来。靠着几千年文明古国的博大精深,凭籍东方大国超凡脱俗的能量智慧,通过卧薪尝胆、砥砺奋进,终于开始挺直腰板,论道乾坤。特别令人欣慰的是,充满自信的当代年轻人,包括各个领域的80、90、00后,在全球舞台上,充分展示出“笑傲江湖”的实力和自信:你们能行的我们也能;你们不行的我们也能。这天地运行的规则,以前都是你们霸权制定,现在和未来也必须要有我们的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