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29我们举办了第五次活动,活动主题是《青少年心理问题反思与策略》,一共有7人参加。
首先是回顾上一次《最美少年颁奖》的感受及这一周的思考。通过颁奖这个技术可以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看待孩子,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善于挖掘孩子的潜能。
接着是头脑风暴,目前青少年出现的问题,并进行分类,了解背后产生的原因。我们找出的一些共性的问题:1、不愿与父母交流 2、父母工作累了不想动,孩子也效仿不动,还振振有词 3、上网玩游戏 4、觉得父母不理解他们,对他们否定和批评 5、拖拉,做事漫不经心 6、不爱干家务,不主动帮忙 7、早恋 8、睡懒觉 9、玩电子产品,处理关系差。
针对困扰家长的问题,进行咨询。分三组,两两一组。
第一组的问题是孩子面临高考,回到家玩游戏放松一下,家长希望他一直学习,但是又希望他能玩玩放松一下,非常矛盾和纠结。咨询师认真倾听,共情回应,澄清了家长注重学习成绩,希望考好大学的内在动机是父母希望孩子给他们挣回面子,在家族面前扬眉吐气。如果从孩子角度,父母没有看到孩子的努力,会让孩子体验到父母一直感受到的委屈和愤怒。最后提出孩子幸福与成绩哪一个更重要,让父母反思。
第二个是孩子不想学习武术,可孩子妈妈坚持让学,爸爸既想支持孩子,又觉得太太是对的,内心比较冲突。咨询师先了解情况,共情来访者,指出来访者的矛盾心理,询问有没有和孩子及太太沟通。来访者通过回顾与孩子的沟通,强化了孩子的观点:“主动学的就没有瓶颈,要求我去学的就有瓶颈”,就是说被动学习,就容易逃避,容易放弃。最后明白要尊重孩子的选择,也愿意再和太太沟通,达成共识。
第三组是孩子拖拉,睡觉晚,让妈妈焦虑。咨询师应用普遍化及自我暴露来说明问题的普遍性,减轻妈妈焦虑,也提醒来访者注意观察孩子的身体情况,白天的状况。
大家畅所欲言,纷纷表达对青少年心理问题的看法,解决方法,大家也在这种互动中更加了解青少年,理解青少年,也缓解压力,缓解焦虑。
最后是作业,根据自己孩子的年龄特点,设计一些家庭活动,让一家人更好的互动,沟通,交流,让爱在彼此间流动。
这次活动很成功,练习了真诚技术,学会换位思考,多角度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