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遇到这样的情况,有时候你怕什么来什么,你觉得考试没准备好,结果考试成绩下来之后果真没考好。为什么有些我们害怕的事情一定会发生呢?李笑来提出,这在心理学上叫做“自证预言”,“自”是自我的自,“证”是证明的证。
在说自证预言之前,咱们先说一个意志力的例子。科学研究表明,人的意志力是有限的,当我们在做一些事情的时候,会消耗意志力,消耗很多的心智资源。研究人员在做实验的时候发现,法官在假释犯人的时候,如果一天要处理十个犯人,第一个犯人获得假释的可能性最高,最后一个犯人假释的可能性最低,因为那时候法官已经消耗了太多的心智资源,决策力下降的很厉害。
不过,有位斯坦福大学的教授,提出了另一个观点。他说,虽然人们在思考很多问题之后,确实会觉得疲劳,不过,这有个前提,就是这些人相信他们的意志力是有限的。如果他们觉得自己的意志力是无限的,那情况就不一样了。换句话说,当你相信某个理论有用的时候,那个理论可能真的会起作用。
比如说,如果你相信压力有害健康,那压力真的可能有害健康。美国麦迪逊大学的研究人员曾经调查了三万人,一共问了两个问题。一个是,过去的一年里,你遇到了多大的压力?另一个是,你相信压力有害健康吗?八年之后,研究人员进行了回访,统计结果表明,巨大的压力可能提高43%的死亡危险。但另一个结果更让人吃惊,就是这43%的被提高的死亡危险,只对那些相信压力有害健康的人起作用。也就是说,那些不相信压力有害健康的人,尽管也遇到了同样大的压力,但实际上并没有受到什么影响,相反,这些人在回访的人里面,死亡率是最低的。所以,这个调查的结论是,压力本身并不致命,人们对压力的观念才是关键因素。很多人因为压力生病或者死亡,就是因为他们相信压力有害健康。
这种现象,被心理学家称为“自证预言”,意思是,如果人们相信一件事会发生,那么这件事最终就真的会发生。比如一家运行得很正常的银行,不知道谁说的“这家银行就要倒闭了”。这种流言后来越传越广,很多人信以为真,为了防止意外,都跑去银行把存款提走了。最终,恐慌蔓延,银行真的倒闭了。
自证预言的运作机理有点奇怪,好事很少心想事成,但是坏事都会无中生有。这其实和人类大脑害怕的“恐惧情绪”有关系,开心的时候,我们会停下来去享受,可是到了恐惧的时候,我们都会立即采取行动,避免危险。可惜的是,因为恐惧而做出的经常是错的。自证预言几乎无处不在,它把因果分析变得更加复杂,因为一旦预言实现,就意味着一个原本并不存在的原因,变成了真正的原因。
你看,有时候同一个问题,我们得到相反的结果,可能不是因为逻辑上的问题,而是因为心理的问题。所以,下次当你面对未知,或者一部分未知的时候,选择更积极的心理,看起来似乎更划算。
本文源自:公众号“学习学习再学习”(你有你的世界——你自己创造的世界……)音频稿:荷包蛋讲述:杰克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