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雪
明日,一切都如细雪下落
细雪是一种隐喻,而初次见到这个隐喻是在谷崎润一郎的《细雪》中,有关没落的大家族中,女儿们各自微妙的感情与哀愁。极为恰当的平静的美感
细雪啊,是仿佛的遗憾,也是寻常的平静。
白居易写 “来如春梦不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我想这句诗可以描述细雪的一部分,遗憾而无常,非花非雾。“细雪”但就字面剖开来,无非是很小的一场雪,在北国的冬天确不多见。
北国夜雪,常开始隐约是一场细雪,只靠着夜灯一直照着才看得见雪的飞舞,可你一旦入梦,雪声便簌簌落落起来,连片压下来。等醒过来就满目白雪,阳台上也会积厚厚的一层,我通常会觉得心里满满的,但不因此有关于美丽事物的触动。几个时辰的细雪,大抵不会留痕,来时亦消散,仿佛存在过的遗憾,这是关于细雪的隐喻的一部分吧。
另外的我所理解的细雪,可能更多的是一种悲伤的寻常状态,一种当时只道是寻常,我很欣赏“每个人每天都活在平静的绝望里”这种状态,像郁达夫先生写的《故都的秋》里头,有个场景实在是触动万分,大概是扫街的在树影里一扫,灰尘上留下来一条条苕帚的细细纹路。这寻常的味道而又稍稍带些倦怠的冷意,最好的悲伤的质量,不在于悲伤二字,甚至不在于“冷月葬花魂”这样明显的情绪的字句中,而在于“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我认为确乎在于此的,是在于此的.....平淡平静生活中小小的阴翳,就比如灰尘上苕帚的痕迹,比如你日出时看见分明的光影从云的间隙泄露出来,比如水面的波纹重新回到平静的那几秒钟时间,我相信这悲伤的质量是会闪光发亮的,那有关细雪的隐喻。
生活的本质是平静,甚至虚无的,但唯独发现了他平静虚无的本质,生而为人自身的复杂色彩才慢慢的显露着。
明日啊,你会依然平静
秋日枫叶会变红,春日海棠花可能会开,来日会落下细雪。